第(3/3)頁 王莽,夏朝皇帝。 禽厘勝,墨家巨子,夏朝國師。 公尚過,尚書。 “國事繁忙啊。” 說這話是公尚過,他已經許久未曾歇息過了。 當初的夏朝人手不夠,他這位尚書可是殫精竭慮,一日都不敢休憩。 如今官員倒是不再缺了,可是事情卻是一點都沒有少過。 但他一點也不覺得疲累。 當初親眼目睹大月是如何禍禍子民的,如今有機會站出來,為天下的百姓去遮風擋雨,還有什么怨言呢? 如果這群人里一定要選一個工作狂魔的話,恐怕禽厘勝都得往后稍稍,公尚過才是真正拼命般去努力的那一個人,努力到渾然忘我的程度,更不必說抽空閑聚了。 “墨家也很忙。” 禽厘勝聽到這話,也是點了點頭,頗為贊同道。 無論是作為墨家巨子,還是夏朝國師之位,他雖幾乎不插手廟堂的事情,但也需要掌管近萬人的墨者。 是的,十年過去,墨者也只是近萬人而已! 這位墨家巨子,對墨者的要求絲毫不比墨丘的要求低,甚至更加的嚴苛。 寧缺毋濫四個字,幾乎抵達一種極致。 哪怕此時的天下堪稱人人仰慕墨家之義,乃至想要加入墨家的才俊極多,禽厘勝還是他的那一副態度,未曾有過絲毫的更改。 “有兩位如此努力,倒是顯得我清閑起來了。” 王莽哈哈大笑道。 這些年來,各國對夏朝的供養已經停了。 倒不是他們膽敢違約,而是當初與顧擔約定的年限已經到了。 此后的路,需要夏朝自己去走,不可能一直靠著他國的供養存活下去。 這些年里,王莽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狠狠清掃、整頓富家大戶,特別是那些世家豪強。 破家滅門者不知凡幾! 甚至手段比之宗明帝的時候,都不遑多讓。 但對于民間,王莽除了稅賦和徭役的改革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動作。 在廟堂把控大方向的情況下,對民間來說,夏朝其實選擇的乃是“無為而治”。 這片曾經飽受戰亂侵擾的土地,所需要的不是立刻大刀闊斧般的改革,而是用歲月去撫平傷痛和波折。 十年過去,夏朝已經一掃當初的愁云慘淡,民間也顯而易見的富裕了起來。 哪怕王莽的名聲仍然不太中聽,百姓們富裕起來的錢包卻是做不得假。 最關鍵的是,此時各國的商業前所未有的繁榮。 如今來往各國的商旅車隊,可謂是千百年難得一見。 原本立在邊關之地的大軍既然暫時無甚用處,總得發揮出點作用吧? 不如狠狠清掃一遍山林劫匪,保護商道。 如此道路上有了安全的保障,各國彼此之間真正意義上開始了互通有無,錢財流動起來,貨物也充盈了起來,日子變得更加富裕自然是理所當然。 而國家也可從商旅身上,抽取充足的稅收,不必再將目光放在苦哈哈本就沒有幾分油水的勞苦大眾的身上。 起碼,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敢說“再苦一苦百姓”這句話。 而夏朝雖然立國才短短十年,但毅然隱隱間已經有了一份霸主的姿態,各國經常會派來的一些年輕的才俊們過來學習,領會墨家精神。 別管他們到底信不信服,毫無疑問的是,如今各國的百姓,過的都比之前要好上太多太多。 如今各人開始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才能,自然也不可能再像是之前那樣,待在顧家小院中一待就是好幾年,連抽空能夠聚在一起的時間都很少了。 反倒是顧擔這個無業游民,有些時候會顯得無所事事。 “忙,都忙,忙點好啊。” 顧擔瞪了他們一眼,給自己倒了一杯斷魂燒,一飲而盡。 極端火辣的烈酒落入喉中,似是要燙穿心肺,伴隨著那酒液入肚,身子似乎都暖和上了幾分,身心舒暢。 略有一分醉意的眼眸打量著周遭的一切,看著說笑談天的一眾熟悉的面孔,聽著門外行人絡繹不絕的走動之聲,顧擔臉上也難得露出開懷的笑容。 我許天下,一世太平。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