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朝廷也是這個態(tài)度,任由民間如何討論,但就是不給準話,任由大家暢所欲言。 “哈” 顧擔笑了起來,“你們是都不肯去提啊。” 王莽只是無辜的眨動著眼睛,看著顧擔,滿臉無奈之色。 墨家可是由墨丘所創(chuàng)立的組織,夏朝立國,借了墨丘太多的名望。 如今即使發(fā)現(xiàn)了墨家的問題,誰又敢去觸碰呢? 只能拖,拖到墨家自己都承受不起的時候,才會有人去做。 但毫無疑問,現(xiàn)在還不到那個時候,墨家也沒有那么脆弱,如今只算是掀起了一個風向而已。 “你們不提,我來提。讓人將禽厘勝喊過來吧,墨家的問題,也是時候好好談一談了。” 顧擔說道。 “好!” 一聽這話,王莽激動的直拍雙手。 倒不是他對禽厘勝有什么意見,只是墨家如今,的確已經(jīng)不太適合夏朝現(xiàn)在的格局了。 當初國家初建,人手嚴重不足,物資全靠其余國度的救濟和資助,推廣墨家的道義和德行,能夠極大程度上的穩(wěn)定民心,縮減管控的成本。 可如今人手早已不再缺乏,國家也富足了起來。 但墨家十義,可是未有分毫的更改。 墨者的行事作風,與二十余年前相比,哪怕已經(jīng)換了一批人,還是一模一樣! 很多時候,王莽想要做些什么,都不得不去考慮墨家的存在和影響。 只能說成也墨丘,敗也墨丘。 因為墨丘的關(guān)系,特別是現(xiàn)在他還不在了,朝廷里根本沒有人能跟墨丘的名望去掰腕子,‘至圣先師’的名諱就在那里掛著呢,誰敢說自己能比墨丘更加高瞻遠矚一些? 他們更不可能說服的了禽厘勝,公尚過都不行,荀軻也得往后稍稍。 能解開這一點的,唯有顧擔。 但他待在小院子里不管事,王莽當然也不能去煩他,如今既然是顧擔主動提了出來,那不抓緊時間去做,還等什么呢? 顧擔想了想,又道:“將荀軻、小瑩也喊過來,我也有事情要交代他們。” “沒問題,咱去另一處宮殿談,這里地方小。” 王莽起身,招來侍衛(wèi)吩咐了兩句,連忙說道。 “怎么,怕打起來地方不夠?qū)挸ǎ俊? 顧擔調(diào)侃道。 “您這是哪里話?” 王莽嘴角抽了抽,“我主要是怕巨子情緒比較激動。” “禽厘勝啊.禽厘勝。” 念叨著這個名字,顧擔也是有些感慨。 墨丘走后,墨家的名望卻并未下跌,仍有當初的風范,能夠做到這一點,絕不容易。 禽厘勝不負墨家巨子之名,毋庸置疑。 雖然二十三年過去,從未聽聞過他做出什么諸如墨丘那樣值得人大書特書的豐功偉績,但正所謂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 這位在墨丘之后,擔任墨家巨子的家伙,的確扛起了墨家的旗幟。 只是如今,這份旗幟,扎根過深,乃至出現(xiàn)了問題。 他要懸壺濟世,并不是去治愈一人之病痛,而是治愈一個國家,整個天下的病痛之所在。 墨家,也生病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