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距離和時間,本身就是一種成本。 “夏朝的許多宗師都要過去,你可以與他們一起,我會囑托他們照顧你。” 顧擔手掌一晃,一個袋子被他拿了出來,里面裝著自萬國商會收繳而來的十枚靈石,“有這十枚靈石在,足以調(diào)養(yǎng)一番你的身體。武道不通,仙道未嘗沒有機會。” 八旬老翁,說來是垂垂老矣,可若換成武道宗師,還可以再活四十年! 若換成練氣后期修士,還能再活七十年——八十歲還能說正值巔峰狀態(tài)! 凡人的一生有數(shù),也委實太短,一旦邁入修仙道途,哪怕只成就最淺顯的境界,壽元都會有一次飛躍。 為了這個飛躍,便想要修仙的人絕不在少數(shù)。 普通人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能過百歲者更是寥寥無幾。 而只要邁入仙道中,怎么著也能活百歲無憂,剩下的多活每一天都是賺! 這種誘惑,不可謂不大。 “你認真的?” 見顧擔不似說笑,公尚過臉上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當然是認真的。” 顧擔非常肯定的點頭,目光注視著他的身體。 青木化生訣又一次突破之后,他對于旁人身體感知幾乎達到了頂峰狀態(tài),以此來預測旁人的壽元,出不了什么差池。 以他對公尚過身體情況的判斷,恐怕至多也只能再撐十年。 但有了這十枚靈石,好生調(diào)理一番,多續(xù)幾年也不成問題,畢竟本錢雖然被公尚過給禍禍的快沒有了,可底子還在。 多出來的時間,已經(jīng)足夠公尚過趕赴到不周山脈,再借助靈氣開始修行,就算不能突破大境界晉升筑基,多延續(xù)個幾十年總是好的。 這是一次相當難得的機會,一旦錯過,恐怕再無任何挽回的余地。 顧擔的實力再強,終究不能幫人續(xù)命。 “仙道?我?” 公尚過笑了起來,哈哈大笑,“當初咱們怎么痛罵宗明帝的,你還記得么?” “記得。” 顧擔說道。 “宗明帝不去求仙問道了,你讓我去?” 顧擔篤定道:“不一樣。那個時候仙道根本不在凡間,宗明帝是自己找死。如今卻是仙道真正臨世,每個人都該有自己選擇的機會。” “我選擇不去。” 公尚過連絲毫的猶豫都沒有,便斷然拒絕,“你莫要勸慰我,我的情況如何,自己再清楚不過。我們家欠這片天地所有子民的東西著實太多,其他人都死了,我還活著,總得有個人去還吧?” “.” 顧擔沉默了片刻。 公尚過身具大月皇室血脈,準確的說,他就是宗明帝的皇孫。 只是血脈雖然有所牽連,人卻全然不同。 當初要不是顧擔,這家伙甚至已經(jīng)心有死志。 某方面來說,公尚過也是一個死心眼的。 “這么多年,該還的,也差不多了。說到底,那不是你的罪孽。” 想了想,顧擔還是說道。 “不,是一回事。” 公尚過卻是搖頭:“我雖不是長在皇都,可平日里的吃穿用度,莫不是取之于民。便是被流放到了羽州,也未曾受過什么苦難。既然享受了身份和地位帶來的好處,沒道理那份冤孽就可以撇清。 那些死去的人,永遠都不會再站起來。我只能盡其所能的讓生者活得更好些,讓那些死者有可能留在夏朝的后代,有一個好日子可以過。這是我應盡的職責,唯有死亡可以消解。” “你啊.” 顧擔嘆了口氣,卻還是不肯放棄的勸慰道:“既然如此,那你更該去一趟不周山脈了。不成宗師,百歲都活不到。而你只要晉升筑基,怎么也有兩百來歲可以活,那個時候再回到夏朝,能夠帶給百姓的幫助更多才是。 有句話說的好,磨刀不誤砍柴工,誰說修行就不算磨刀呢?” “你莫要誆我。” 公尚過眼睛一瞪,久居的官場氣勢便自然而然的顯露了出來,不怒而自威,“境界哪里是說突破就能突破的? 真要是那么簡單,陶述善何必從不周山脈離開,跑到塵世當商旅? 宗師都對自己沒什么信心,我這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哪里來的野望不斷突破?你境界雖比我高得多,也不能睜眼說瞎話。” 這一次,顧擔終于無話可說。 公尚過不是小孩子,恰恰相反,他的思緒仍舊敏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