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這些事情商是不知道的,他不清楚背后另有隱情,或許自己還會奇怪,如今夏朝已經如此強盛,外加上周圍四國如今已沒有宗師,夏朝何不趁現在鯨吞掉他們?無論是報當初的四國聯軍之仇,還是開疆拓土,都是一大美事才對。 正所謂不知者無罪,他只是提出理念而已,荀軻自然也會給予中肯的解答。 事實上,如今夏朝很多臣子都已經有了這種想法,也就是這里還有荀軻壓著,不然怕是早有人上書請戰了。 如果考慮到方方面面,墨家所言的兼愛非攻還真沒錯,這是最適合如今局面的理念。 但墨家也同樣過于極端,以至于荀軻不得不搞出一個儒家來中和一下。 誰曾想墨家大部分人才剛離開沒多少年,就來了一個如此有進攻性的小家伙。 只能說如今的夏朝的確是強盛了,讓他們能夠擁有一些危險的想法。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 荀軻提及到了儒家自稱的圣王概念后,商立刻說道:“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 大概是說: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 “哈。” 荀軻笑了起來,這是想集權于君主一人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君主能治理國家便好,勿要多想。” 是的,勿要多想。 你想集權? 再怎么集權也就那樣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誰說皇帝就是一國之中最尊貴的那個人了?憑什么就一定要聽你的? 你問問宗師同意不? 你問問不周山脈那群尚且在潛修的修士同意不? 在這里,君主要時刻記住一件事,他并非是絕對的說一不二。 這更不是一個可以隨意征伐四方的世界。 從一方面來說,商的格局很大,他想要讓夏朝征伐四方;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商的格局又太小,小到只看到了夏朝一地,而忽視了真正的,浩大的天下。 這是個人眼界的問題,沒什么好鄙夷的,沒有站到足夠的高度,收集足夠多的信息,便是搞出一個自成一體,富有邏輯且縝密的理念,也根本無法施行。 因為不適配眼前這個局面。 只討論方法是否可用,而不思考全局,是不明智的。 但能夠想出‘法’這條路,商無疑還是很有才學的,而且他敢于質疑。 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人才。 面對荀軻的回答,商卻是面有不岔。 在他看來,荀軻無疑是避開了他真正的盤問。 但荀軻卻是揮了揮手,立刻便有官員請他下去。 提問,也不是一個人占住全部的時間。 至于他想知道的那些事情,在商表現出足夠的才能之后,自然也會有人告訴他,就能明白今日所言是何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