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裴青巖話鋒一轉(zhuǎn),笑道:“如今世道雖不同以往,但以夏朝之底蘊(yùn),定是比其余國度多上許多機(jī)會,繼續(xù)中興,乃至更為昌盛,都并非不可能的一件事。” “哦?還請裴仙師明言。” 啟志帝頗感興趣的說道。 “靈氣重現(xiàn)于世,夏皇定是知道消息的。” 一番恭維過后,裴青巖提及正事。 夏朝有修士,魚龍衛(wèi)就是。 而且人數(shù)還不少,單單在他們面前顯露的,就足足有上百位,那些沒有現(xiàn)身的又有多少呢? 雖然目前來看,最強(qiáng)的也不過是練氣后期,可僅僅是從這殿宇之中立著的那四根千年金圭木來比較的話,要說這就是夏朝真正的底蘊(yùn),止步于此的話,怕是沒人會信。 啟志帝并未應(yīng)答,只是微笑以對。 “然而,仙道之規(guī)矩,與凡俗之規(guī)矩,多少有些不同之處。尋常王朝,大多要依仗仙宗妙法,以求庇護(hù)國內(nèi)風(fēng)調(diào)雨順、年年豐收。” 裴青巖緩緩說道:“仙宗庇護(hù)王朝,王朝供奉仙宗,此乃大勢所趨也。” “裴仙師所言,亦是朕心中所想。” 面對此等有些冒犯之言辭,啟志帝卻是含笑以對。 無論如何,凡俗王朝跟這些仙道大宗,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再怎么繁盛的凡俗王朝,都是劣勢的那一方。 這一點(diǎn),啟志帝的心里很是明白。 別看現(xiàn)在夏朝有五百多位修行者,充一充門面還行,卻沒有真能夠拿的出手的強(qiáng)者。 顧先生雖好,卻不喜拋頭露面。 扶持夏朝一番尚可,讓顧先生領(lǐng)著夏朝往前走——那還要他這個夏皇干嘛? 如果顧先生真有這種意思,夏皇早就換人了! 但還是那句話,夏朝就算不得不找一個靠山,也不是隨便哪只阿貓阿狗都可以的。 而且,主仆那種關(guān)系,啟志帝也無法接受。 合作關(guān)系,才最好不過。 這些東西都需要他親自代表夏朝爭取。 “只是,仙宗繁多,夏朝卻只有一個。” 啟志帝臉上露出一絲苦惱的表情,“朕雖為夏皇,卻也希望夏朝能有一個更好的前程。不辜負(fù)歷代先祖、人杰的努力。” “夏皇之擔(dān)憂,理應(yīng)有之。” 萬法盟修士司明冠也是笑著開口,“都說良禽擇木而棲,王朝又何嘗不是呢?背靠仙宗,也要選擇適合自身的那個,才最為合適。” 大殿中修士并不算少。 但能夠插嘴這場談話的,也僅僅只有他們兩個而已。 其他勢力的人,自知哪里都比不過,自然是緘口不言,默默品嘗著面前的美食,也沒什么食欲可言。 大佬們談笑風(fēng)生,小嘍啰只能在一邊看著,食難下咽。 “司仙師所言甚是。可惜朕對修仙界知之甚少,其間規(guī)矩也多有不明了之處,指不得還要多請教幾位,還望諸位仙師莫要覺得煩悶才是。” 啟志帝再次舉杯,一片祥和。 既然是聚眾之宴請,自然不可能直接在此地談?wù)摷?xì)節(jié)等事務(wù),無非是看看彼此的意向而已。 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今日會面,探一探彼此的口風(fēng)就差不多了。 真正下決定的時候,定是私下里的商談。 “好說好說。夏皇之困惑,自是有問必答。不過,我也有一事,頗為好奇,不知夏皇能否解惑?” 司明冠一杯酒水下肚之后,方才緩緩說道。 “能讓司仙師好奇之物,不知是何?” 啟志帝轉(zhuǎn)而問道。 “讓老夫困惑之物,就在此殿中。” 司明冠也不客氣,手指伸出,指向大殿四周傲然聳立的四根金柱,說道:“若是老夫沒看錯的話,這四根金柱,乃是由千年金圭木制成,而且上刻有非同一般的陣法。敢問夏皇,可否為真?” “讓司仙師費(fèi)心了,實(shí)不相瞞,此柱之材質(zhì),連朕自己都不太清楚。” 面對此番詢問,啟志帝卻是輕輕嘆息一聲,說道:“此物并非是出自朕的手中,而是早就屹立在夏朝廟堂之上。 只是近些年來,伴隨著靈氣現(xiàn)世,才終于顯露出幾分不凡。” 此言一出,眾人面色各異。 騙三歲小孩呢你? 你不知道這玩意兒是什么,魚龍衛(wèi)是怎么拿到控制陣法令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