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道渺渺,所行所至之處,萬物歸墟。 隕道天河,它來了! 還未真切的臨至,其氣息已是先一步降臨。 源天界的天道之力加持在顧擔的身上,與之相比也好似滄海中的一道溪流。 那是古往今來無數化神天君隕落之后融匯在一起的道則,顧擔借源天界天道之力感受,都有種要被其硬生生碾碎的錯覺。 換成尋常元嬰尊者,膽敢如此直視,一個不小心神魂錯亂都絕非虛言! 只有真正‘看’到過隕道天河,才能明白為何所有人都避之不及。 這種東西,怎么可能有生靈能夠戰勝? 一界天道遠遠不及! “感受到了吧?” 就在顧擔默默的感悟之間,他的師尊沈江月走了過來,直言道:“長生宗已經準備好撤離了,隕道天河很快就來,若是再不走,到時候洞穿虛空可能會引起天河起浪,必是有死無生,還會牽連其他大界。” 如今不僅僅是長生宗做好了準備,其他九大仙宗也已準備妥當,約定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 九大仙宗門人弟子眾多,幾乎皆是修仙界才俊之輩,自然也不會冒更大的風險,非要看到隕道天河才肯罷休。 時間已經到了,繼續拖延下去,反倒是無事生非。 “既如此,那就祝師尊一路順風。” 顧擔輕輕點頭,說道。 “嗯?” 沈江月瞪大了眼,驚詫至極道:“你不打算和我們一起走?” “有個后輩用命托付了我一件事。” 顧擔玩笑道:“這要是走了,老臉往哪擱啊?” 沈江月卻是沒有半分開玩笑的心思,焦急道:“你怎么還想不開呢!隕道天河根本就不是生靈能夠對付的,別說是化神天君不行,連道主都是敬而遠之! 那是包含一切的大劫,萬物最后的終末,你這又是何苦?” “行與不行,總該有人多試一試。” 顧擔堅定的說道:“師尊,還有兩件事想拜托您。” 眼看顧擔轉移話題,沈江月的柳眉緊緊的皺在了一起,還是問道:“何事?” “長生宗要走的話,這處青山就留下來吧。” 顧擔說道。 “沒問題。” 沈江月尚未說話,長生宗宗主陸知明已是走了過來,“還有什么?” “大概需要借長生宗些渡空飛舟,送走點人。” 顧擔又道。 此言一出,沈江月頓時明白。 他真的只是試一試。 卻也根本沒有萬全把握,否則何須先送走些人呢? “大概多少人?” 陸知明問道。 顧擔斟酌著說道:“一個國度?” 陸知明:“.” 這次他沒有點頭,只是用目光表示,絕不可能。 渡空飛舟固然能夠洞穿虛空,可耗費的資源也不是假的。 毫不夸張的說,實力低于筑基期,就連一丁點帶走的必要都沒有。 即使是筑基期修士,想自己買張‘船票’傾家蕩產都難,還得依靠宗門行個方便。 只有真正有天資,未來有機會踏上金丹的修士,才能夠無償得到各大宗門的邀請,換取免費的席位。 用渡空飛舟運送普通人? 這已經不是虧本的買賣了,而是賠本的買賣。 不要提什么生命不是用價錢和價值來衡量的,難道其他界就沒普通人了不成? 既然到處都是,何必多此一舉。 若真只是想讓普通人過得好點,用渡空飛舟運送一趟的資源都足夠養更多的人了。 更何況穿梭空間,路途遙遠,稍微來點空間波動,普通人那脆弱的小體格怎么可能頂得住?練氣期修士都是盤菜。 一萬人帶回去,能活下三四千都算他們命硬。 “普通人可扛不住空間波動和空間漣漪,更強的空間亂流不提也罷,元嬰尊者陷進去都是兇多吉少。 伱想運送走一批普通人,渡空飛舟就還需要再進行改造。否則任何一丁點修士可以承受的細微變故,對他們而言都是滅頂之災。” 陸知明補充道:“就算如此,也不可能運送走太多數萬人,這是我能允諾給你的極限了。” “如此也好。” 顧擔點頭,沒有讓他為難。 帶走一部分,保留源天界的火種即可。 事無絕對,兩手準備總歸是要做的。 “我現在就讓人去準備一下。” 陸知明當即動身。 “麻煩師尊也幫襯一下。” 將沈江月送走,顧擔又喚來了墨鋒和莊云。 近百年過去,兩人還在元嬰初期。 事實上,若無天藥乃至源天界天道助力,鄭非也該在這個境界的。 “墨鋒、莊云。有一件事我要交給你們兩個。” 顧擔沒有任何廢話,單刀直入道:“長生宗的渡空飛舟將會帶走一批普通人,墨鋒負責從夏朝選,莊云負責從其他地方選,具體的名額宗主會告訴你們,你們一人一半。” 墨丘曾說兼愛。 他沒那么豁達,兼愛最多也只能兼一半。 就當是依循朋友的愿景,分與世間。 “孔前輩” 墨鋒驚詫,“我們要走?!” “你說錯了,是你們要走。” 顧擔說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隕道天河的事情不需要你們操心。你們要去另一個世界,帶著那些普通人。 無論這里的結果如何,那些普通人沒有任何的根基,若無人費心照料,便是過去也是個死字。 這份保留源天界火種任務的職責,就放在你們的身上了。” “那您呢?!” 莊云連忙問道。 “放心,見勢不妙我也會跑的。” 顧擔笑道:“何須擔心我?” “可是,我聽說被隕道天河纏上,必然是有死無生,連化神天君都不例外。” 莊云小心翼翼的說道。 “聽他們瞎扯。你信他們還是信我?” “那當然是信孔伯伯!” “那就去吧,盡心去完成我交代給你們的事情就好了。” 顧擔擺手說道。 夏朝,皇宮。 光耀帝也已經不再年輕了。 作為筑基修士,他執掌夏朝的年月,都要比的上圣王王莽、承平帝、啟志帝的總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