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霧散如隔世-《星空序列》
第(1/3)頁
在第二天醒來之時,唐宋都不知道何起軒是如何將自己這么大個人抬回來的,他只感覺頭疼的厲害,以及渾身使不上勁。
“唐叔您還是在休息會吧,您吐了一夜了。”何起軒在一旁有些感嘆道。
唐宋知聽到此話明顯愣了一下,有些摸不著頭腦開口問道:“我也沒喝多少啊,咋能吐一夜呢?”
何起軒看了唐宋知一眼,眼神中的怪異讓他感到奇怪。
見唐宋知是真的記不起昨天的事情,何起軒才說道:“您清醒時的確沒有點多少,但在那之后您講事兒講的太起勁了,又炫了兩壺,您以后還是少喝點這些,對身體不好,您也別跟那些嗜酒人士學,哐哐炫兩大壺,喝完就趴桌上吐泡泡……”
“清楚了,別說了……”唐宋知聽不下去了,急忙叫停了何起軒,何起軒笑著點點頭。
看見何起軒的笑容,唐宋知心里麻亂,平時的他幾乎不怎么觸碰酒精這種東西,甚至他本人對于酒還有些抵觸,但是自從見到何起軒后,他明顯感覺自己對于酒精的抵觸減少了,雖然在平時不怎么接觸,卻也不排斥。
唐宋知這才看著何起軒:“你的修為卡在一階瓶頸多時,有找到什么解決辦法沒有?”
何起軒苦笑搖頭,這事兒他真沒啥辦法,他在這一階瓶頸期足足卡了幾個月,說的好聽厚積薄發,說難聽點就是蹲著茅坑不拉屎,占地兒又惡心自己。
唐宋知不解:“不應該啊,一階瓶頸期的壁壘薄如蟬翼,應是點指可破,到你這怎就成鋼筋鐵壁了呢?”
何起軒不知如何回答,他也想弄明這問題。
難道是壓力不夠?抑或是所需能量太過浩大?
可以證明這些結論的方法他早已試過,無一例外皆行不通,他嘗試過不斷吸收外界然子至自身體內,差點沒給他修廢了。
他將然子壓到一定程度后,體內光點產生的氣旋便不再轉動,而是直直地朝光點匯聚,而光點似乎也有著飽和,達到飽和后在繼續壓進,便讓其筋脈開始有斷裂般的疼痛,那一瞬間的行為,就能令他齜牙咧嘴好生一段時間。
他覺得再下去會出事,于是便松手了。
但飽和后繼續壓縮,能其在短暫時間內的身體充盈程度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那種感覺,他只覺得自己此刻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這感覺也僅僅持續了一瞬。
在那一瞬后,體內能量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溢散至體外,氣旋依舊輪轉,筋脈依舊抽搐疼痛。
收拾著行李。
他拿出手機看了眼今后天氣,溫度逐漸升高,原本三十多度的高溫在之后幾天會接近四十度左右,在第三天達到頂峰四十三度。
但若出海,那便沒有這個顧慮。
于是何起軒換了套備用防水衣物,滿打滿算一個小行李箱的量,何起軒再次檢查一番,稍微裝了一些應急物資后才將徹底準備萬全。
隨后的時間,何起軒進入修煉狀態。
所謂修煉無外乎兩種,修心與修境。
修境,是對身體的打磨,將自身比作一個容器,而外界的所有能量在這個容器中不斷被壓縮、吸收、轉化,再到釋放,而能夠儲存于身體之中的能量的多少,將外界能量吸收轉化以及釋放的速度快慢,正是修煉的最基本的意義所在。
而修心,則是修人生境界。
自然功利靠天賜,道德天地靠修行。
修心亦有境界,先古之人將心境分成了四大境界:自然本性之境、功利唯我之境、道德自我之境、宇宙萬物之境。
但其修行之法卻只可自心而發,頓悟、感悟、冥想、行百里皆是修心之要訣。
人生如修行,便是如此。
書中所記,古之圣人,亦如神仙,無所謂生,亦無所謂死,一切皆遵循萬物之根理,為天地宇宙洪荒至理所務,乃宇宙萬物之境也。
何起軒走走停停,看花開花落,嘗世間百態,亦是修行,只不過這種修行僅憑心而論,無法看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