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方聞山的崇拜-《我睡后混成大明星》
第(2/3)頁
兩道同樣不屑的聲音響起。
“小楚,我可以這樣叫你吼?”方聞山看向秦慕楚。
“當然。那我就叫你……山哥吧。”秦慕楚回道。
“山哥,額,有點奇怪,也行吧,比某人那么沒禮貌要好,我比他大十歲唉,喊我名字。”
方聞山猶豫了一下,同意了這個稱呼,同時不忘吐槽一波周秸倫。
“這樣叫顯得你年輕啊,那要不我也叫你山哥了……不了,要不我叫你山哥哥吧,哈哈哈。”
說著,周秸倫自己在一邊傻笑。
方聞山翻了個白眼,沒理會間歇性發神經的周秸倫,對秦慕楚道:
“我們走吧,我造附近有一家咖啡店味道不錯哦,讓這個大作曲家自己寫詞,反正我們的詞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啦。”
秦慕楚明白方聞山的意思,也露出笑容,贊同道:
“好啊,走。”
說著兩人就向門外走去。
方聞山還不忘嘲諷:
“周同學,加油哦,下一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就是你啦。”
周秸倫自然不可能放兩人離去,“砰”得一聲關上房門,張開雙臂擋在門前。
“走是不可能啦,今天不把歌詞寫好,想走,除非從我的身上踏過去。”
秦慕楚和方聞山對視一眼,竟然從對方眼里看到了一種默契。
于是齊步走向周秸倫。
“干嘛?哎,別碰我,我會功夫的你們造不造,傷了你們不負責吼!”
……
鬧了一陣,幾人也開始進入正題。
“所以你預計十一月發專輯,現在已經快六月了,然后你曲子才寫了四首,并且四首曲子都還沒作詞?”
秦慕楚聽完周秸倫的話,眼神有些不可思議。
弄了這么多首歌,他也大概知道專輯發行流程和每一步需要的時間。
按理說,如果十一月發行專輯,這個時候專輯應該已經處于錄制階段。
因為錄歌還得花上一個月左右,再加上提前宣傳,給專輯造勢,這個時間就算還沒有錄制,起碼也應該詞曲都做好,開始編曲了。
但周秸倫連歌都沒寫好。
“是三首歌的歌詞沒寫,有一首你前兩天不是寫了嗎?《甜甜的》。”周秸倫糾正道。
又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
“今年分心的事太多,再說你不是一個月就把Vivian的專輯從無到有做好了嗎?我覺得我也行,就沒怎么抓緊……”
他今年不是在分手,就是復合,花在專輯上的時間確實很少。
而且有秦慕楚一個月完成專輯的壯舉在前,周秸倫在心理上也就沒有那么緊迫,想著不急,時間還多。
這一不急,就來到了六月。
周秸倫一看不對勁,得急一下。
因為雖然他作曲很快,但卻忘記了別人作詞、編曲不一定有那么快。
特別是方聞山,最近寫詞遇到瓶頸,卡在一首歌上久久寫不出滿意的來,偏偏那首歌還是這張專輯里很不錯的一首,曲調極美。
而詞出不來,歌的情感基調就確定不了,編曲也沒辦法進行。
于是周秸倫一回頭,恍然發現……好像專輯有點來不及了。
恰好秦慕楚這時來了灣省,作為周秸倫心里“最快”的男人,周秸倫只好讓秦慕楚幫幫忙,看看能不能和方聞山一起抓緊把詞寫好。
“不幫,你應該相信山哥,山哥只是打個盹兒,要不了兩天肯定能寫出最好的詞。”
秦慕楚搖頭拒絕。
主要是已經嫖了方聞山好幾首詞了,現在再嫖,實在是不好意思。
方聞山聽出秦慕楚是在夸他,笑著搖手:
“過獎,過獎。不過……打個盾二是什么意思?是打人嗎?”
“哦,就是瞌睡、犯困的意思,東北方言。”秦慕楚解釋道。
“東北方言?”
方聞山來了興趣,畢竟是做文字工作的,對語言類都很有興趣。
“嗯,說起來東北方言和灣省腔是兩個極端……”
看著兩人要歪樓,討論起什么方言,周秸倫立刻打斷:
“那個以后再說,現在快說寫詞的事啦。”
“說了你要相信山哥,再給兩天時間,什么歌詞肯定都給你搞定。”秦慕楚無奈道。
“那個,這次確實有點搞不定,周同學催得太擠了,那首歌又很特別,我已經想了兩天了,今天還是很頭痛。”
方聞山摸了摸胡子,有些尷尬。
心里竟然有種辜負了別人信任的羞愧感。
當然不是對周秸倫,而是秦慕楚。
他怎么會那么相信我!
周秸倫也說道:
“就是方聞山讓我喊你來幫忙的,他說你《蘭亭序》歌詞寫得太好了,是國風歌詞的巔峰之作,那這首歌呢,我也想做成國風的,但方聞山太遜了,寫不出來。”
“是暫時沒有靈感而已,你再醬紫講其他的歌我也不要幫你作詞了!”
方聞山怒而拍桌。
周秸倫果斷認錯,像哄小孩一樣:
“好了,好了,我說錯了,OK了吧?”
方聞山也只是翻個白眼,沒理他,轉頭從桌子上抽出幾張樂譜和寫得亂七八糟的草稿紙,看向秦慕楚:
“這就是那首歌,他說要做成國風的,但是我又想不到用什么做載體。
你知道,歌詞這種東西,它得是一個故事,有“你我”,把國風的東西和故事結合起來。
就像你寫的《蘭亭序》:
摹本易寫,而墨香不退,與你同留余味,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誰。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
太好了,既像是寫愛情,又像是在寫字帖,活了,愛情活了,字帖也活了!”
說到后面,方聞山滿臉狂熱,看著秦慕楚的目光簡直就像是迷弟看偶像一般。
秦慕楚摸了摸鼻子,抄襲被原作者猛夸,確實有點尷尬。
但方聞山卻顧不得這些,他是真的愛“作詞”這一行,拿起自己寫的歌詞草稿:
“國風嘛,那就得用我們國家古代特色的東西,像茶啊,有《爺爺泡的茶》,琵芭,有《東風破》,包括《發如雪》,也有“狼牙月”“紅顏”這些意象。
這首歌我想用絲綢這個意象,把它跟愛情聯系起來。你想啊,絲綢本就是很柔軟美麗的,就像女子一樣,本來我以為很好寫,也寫了幾首,但都不太滿意。”
秦慕楚看著草稿紙上的歌詞,“輕解羅裳”“霓裳起舞”“伊人淚沾裳”……
歌詞是有古風那味兒了,但是故事性沒有那么強,讓他眼前一亮那種,有點堆砌詞藻的感覺。
他這個非專業人士都看出來了,那方聞山這樣的大師肯定不能滿意。
絲綢?
秦慕楚想了想,還真記不起來周秸倫有和絲綢有關的國風歌。
既然秸倫沒有,那秦慕楚也就“創作”不出來。
果然,作詞人這個人設不能立,隨時會崩塌。
正要坦白自己也不會時,周秸倫突然遞過來一張紙:
“沒有曲譜怎么看歌詞啊。”
“對對,我這腦子。”方聞山拍著腦門,對秦慕楚道:
“你放一起看,看看這感覺對不對。”
于是秦慕楚又把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拿著曲子,比對著歌詞,輕聲哼唱:
“霓裳起舞,伊人蹙,筆鋒濃轉淡……嗯?”
秦慕楚停了下來,突然有點不對勁。
周秸倫立刻吐槽:
“你不識字吼?方聞山雖然字寫得丑,但也不至于錯得這么離譜吧。”
“額……”
秦慕楚不知道怎么解釋,這首歌可太熟悉了,應該是周秸倫知名度最高的一首歌了。
只能隨口給了個理由:
“我繁體字認得不是很全。”
“也是,大陸那邊都是用簡體字啦。”
方聞山理解地點點頭。
“既然這樣,那我唱給你聽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