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點點頭: “行吧,十二月初也可以。” 雖然《困父》在他預想中票房不會很高,但能多點是點。 這片子成本不高,主要都在演員片酬。 鞏利、陳道民、張漫玉一眾大咖,雖然他們都因為是文藝片自降了片酬,可所有演員加起來,片酬還是達到了六百萬。 加上其他的費用和宣發,總制片成本一千萬。 回本得三千萬的票房。 這要是換自己的其他電影,三千萬票房也就一天的事,可《困父》嘛…… 秦慕楚有些虛。 這些天威尼斯觀眾都反饋了一個問題,就是看不懂劇情。 看完了還是不知道哪些人是真的,正常人視角中的時間線是怎樣,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但神奇的是,雖然在劇情上看不懂,甚至分辨不出人物,可他們反而更加理解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了。 這種看完后不明白,想不通的錯亂感,恰恰是阿爾茲海默癥病人的狀態,他們切實地體會到了病人的內心世界。 看電影時,觀眾是“痛苦”的,感同身受的痛苦。 在電影節還好,來這兒的不是喜歡看爆米花電影的群體。 可到了影院上映,勢必會出現賣好不賣座的情況。 …… 回到酒店房間,房門剛關上,楊蜜就神秘兮兮地問道: “你知道鞏利姐為什么讓你把電影放在十二月上映嗎?” “不是說了等金馬獎之后能加點票房嗎?” “那是假話,真正原因……” 楊蜜看著沒反應的秦慕楚,瞪了眼,伸手用力把他拉低,一陣耳語。 秦慕楚聽著楊蜜的話,表情不斷變幻。 在楊蜜放開他后立刻就說道: “不會吧,鞏利姐和老謀子關系挺好的,都釋懷了。” “哎呀,笨死了,我又沒說她是針對張導!” “你是說……針對張未平?” “嗯,孺子可教也~~張未平今天的新聞,你看。” 楊蜜把電腦對著秦慕楚,上面的新聞正是“《三槍》定檔十二月,張未平稱其是張一謀籌備了三年的精心之作,成本過億,不輸任何大片。” 秦慕楚看到這個標題就皺起了眉頭。 籌備三年、成本過億…… 作為和老謀子探討過劇本的知情人,這兩個詞純粹就是扯淡。 老謀子去年十二月才買的原著《血迷宮》版權,想著改編,滿打滿算籌備時間也不到半年。 至于成本過億,就更是笑話了。 這戲一沒特效,二沒大咖。 雖然用了鶴沈陽,可他只是火,但在電影圈是絕對的新人,又拍的是老謀子電影,不可能要高價。 《三槍》劇組演員片酬最高的應該就是張松文了,最多三百萬到頭。 電影拍攝場地也簡單,不要造什么豪華大景,能花到五千萬就算多了,哪來的一個億。 當然,為了電影宣傳嘛,把電影往好了說,夸大些很正常。 可這是張一謀奧運之后的第一部電影,民眾期待值很高的。 張未平這時候吹噓,就有種消費老謀子聲望的意思。 如果電影上映口碑不錯那還好,可要是電影低于觀眾預期,那到時候受到反噬的,可是老謀子。 “真像你說的,鞏利姐希望我定檔十二月是想讓我和老謀子打擂臺,可這么做,意義在哪? 想我把十二月票房吸干,讓《三槍》血本無歸,張未平賠錢? 我要拍的是商業片,那還能和老謀子碰一碰,可文藝片怎么和老謀子的《三槍》比?也不在一個賽道啊。” 秦慕楚不理解。 《困父》還掙扎在“回本線”上呢。 “大概是鞏利姐對你比較有信心吧。” 楊蜜只能想到這個理由。 畢竟好像除了男友,所有人都覺得《困父》票房會延續他之前的輝煌戰績。 就在兩人聊天時,房間門鈴突然響起。 秦慕楚不再想鞏利的心思。 有句話說得好“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女孩都別猜了,更何況鞏利這樣的女人。 打開房間門,門外站著位秦慕楚意想不到的人。 臉上是略顯靦腆的笑容,站在那兒看起來有些局促。 …… 李安這個導演秦慕楚不算熟悉,因為和他交流并不多。 對他的印象更多是來自于第三方的認知——《色,戒》導演、國際大導…… 這些都是別人給的標簽,而真正和李桉接觸,會發現他是個“奇怪”的人。 一般來說,導演特別是大導,性格不說外向,但起碼是善于表達和交流的,能和人侃侃而談。 但李安不一樣。 他的確是很靦腆,甚至說偏內向的那種人。 和不熟的人講話,會不好意思,找不著話題。 就有點社恐的感覺。 就像他現在坐在秦慕楚對面,竟然緊張到在扣手指。 “這幾天在看電影嗎?” “你英文好,參加電影節看電影應該很輕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