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鯰魚效應-《我睡后混成大明星》
第(2/3)頁
說到底還是圈子的事。
他出身京圈,目前可以稱得上是京圈的領頭人之一,甚至是最有話語權的一個。
而且他還很年輕,未來很多年,京圈都會是他領頭。
這是所有人默認的,包括京圈老一輩。
為什么?
因為他能讓京圈影響力更大,讓圈子里的人賺到更多的名和利。
而現在,京圈的領頭人竟然跑去幫助港圈發展了。
港圈是什么?
上個時代的“王”。
秦慕楚的這種行為就像今朝的皇帝跑到前朝遺老那兒,帶頭造今朝的反。
這是人干的事?
所以秦慕楚預想到京圈會有人不舒服,但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而且來得這么快。
當時只是一時興起,可現在看這種情況,他反而堅定了。
“三爺,一家獨大不是好事。”
韓三爺沉默了一會兒,半晌才嘆了口氣: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懂得人也不少,可真正能接受的人不多啊。
這世上最難的,是革自己的命。
今天不止你接到電話多,我這也是收到了很多告狀,哪怕我也支持你這么做,可是仍然不得不給你打這個電話,你明白嗎?”
秦慕楚自然明白。
三爺雖然說是天朝電影的掌門人,大權在握,但他同樣是京圈的人,有時候也得參考圈內的意見。
否則,就失了人心,那掌門人的工作也很難開展。
霸道如皇帝偶爾也得妥協,更何況他們頂多算是社團的話事人,由各個堂口推選出來的。
不過秦慕楚這次不打算妥協,他也有著這么做的理由:
“三爺,鯰魚效應您知道吧,有競爭才能有進步,如果一直靠著資源壟斷玩下去,那只會越來越爛的。”
又是一陣沉默,良久才傳出聲音:
“你想讓港圈做那條鯰魚,可他們怕自己被吃個干凈啊,畢竟港圈曾經有多輝煌你不是不知道。”
東方好萊塢嘛。
秦慕楚知道,可是沒有壓迫感怎么做鯰魚?
至于擔心自己被吃干凈……
他笑了下,說不上是嘲笑還是覺得好笑:
“三爺,您認為可能嗎?”
港島娛樂圈已經不是青黃不接的問題,而是斷代了。
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后繼無人。
要是這樣還能被人吃個干凈,那內地娛樂圈的人真沒必要占著地方了。
今天既然說到這個話題,秦慕楚干脆也就敞開了說:
“三爺,不止是港島,以后天朝實力足夠了,我還希望國外的演員進來,霓虹、韓國、甚至最后……好萊塢。”
韓三爺似乎被秦慕楚的豪情壯志給驚訝到了。
其實作為中影掌門人,他是懂得鯰魚的。
中影其實也在干這事——引進大片。
通過國外大片刺激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很早就開始做了。
可這中間要拿捏好尺度,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太少起不到效果,太多又容易把國內市場給壓垮。
而秦慕楚說得讓霓虹、韓國乃至好萊塢的演員們進入天朝,韓三坪想都沒想過。
一是人家為什么要來?你這里總得有吸引別人的地方。
二是人家來了會天朝市場產生多大的沖擊,自己家人還有活路嗎?
可反過來一想,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天朝娛樂圈該是何等輝煌。
貨真價實的東方好萊塢!
“小秦,沒想到你還有這種雄心壯志。”
韓三爺算是天朝影視行業最早的一批人了,見證了天朝影視業從無到有、再到如今漸漸發展起來。
可是他已經老了,人老了就怕后繼無人,但有秦慕楚這樣的年輕人,他很欣慰。
“也可能是癡心妄想,我自己都不知道有沒有那一天。”
秦慕楚沒有絲毫自得。
眼下天朝娛樂圈還太弱,真要是引進國外,別說好萊塢了,就是日韓的明星進來可能都會把國內百分之九十的明星秒殺。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就秦慕楚自己所見所聞,天朝或者說內地大部分明星,尤其是年輕一代,無論是敬業程度還是業務能力,都差了別人同輩不止一籌。
這其實也不止是他們個人問題。
和國內的娛樂業發展程度有關。
其實內地娛樂圈開始發展也就在90年代后,真正成型大概零零年前頂多一兩年,到如今不過十來年。
老百姓能吃飽飯差不多就這么些年,而只有物質滿足了,才有追逐精神方面的需求。
要是按照人來類比,天朝娛樂業頂多相當于“幼崽”,和其他國家發展了幾十上百年自然沒法比。
不過有差距追上去就是了,這幾十年這樣的例子發生太多,不稀奇。
……
和三爺的一通電話打完,任憑外界各種消息甚囂塵上,秦慕楚都不再管了。
或許是三爺做了什么,也沒再有京圈的人打電話來“興師問罪”,不過他們接受媒體采訪時,都大方表示祝賀。
表面上一片祥和,可秦慕楚卻知道這事沒過去。
因為4月13日英皇把《無間道》的劇本發給各公司,包括大陸的公司,希望有演員來試鏡時,大陸沒有一個公司響應。
雖說《無間道》幾個主要角色用港島人,可是還是有不少給內地演員的角色。
比如黃志誠這個角色,戲份不少,算是男四了。
再比如少年陳永仁、少年劉建明等等。
別看這些角色好像排不上名號,最好的也才男四。
可這是秦慕楚的電影,一線演員看不上這些角色正常,但二線演員都是要靠搶的。
可如今劇本發出,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楊叔,我知道了,這事我會處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