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帥,事成了。等簽訂了合約,把火器賣給這些鬼子,咱們便命人放出消息。” —————————————————— 大明弘治十六年十二月底,大明與室町幕府簽訂合約,八個條件,足利幕府俱都答應,只是有一點,條約之中有一條乃是倭國天皇改稱倭國國主,現在的倭國沒有什么天皇,京都城內的宗室基本上死了一干凈,后柏原還要被押送回國,大概率也沒有了漏網之魚。 對于大明來說,倭國國主有沒有,誰來當,都無所謂,總歸看他們倭人自己,要是能找到什么宗室,那就再擁立一個,要是找不到,那就各憑手段,看他們這個幕府是否能更進一步,或是哪個大名能脫穎而出。 年關已至,歷時數月之久的征倭在這一天算是宣告結束,但此時的明軍還不能返程。 后續還有一系列的買賣要做,足利幕府拿著從明軍這里購買的火器著實打了幾個勝仗,而明軍在此期間散播消息,這些天陸續有倭國大名拿著銀子前來購買明軍的火器。 看來年是得在倭國這個地方過了。 新年是在倭國過的,直到二月初春,戰艦上吹響了悠長的號角,數百艘艦隊緩緩的從佐渡島離港。 站在甲板上,夏源盤算著這半年來在倭國的一應事宜,勉勉強強算是圓滿了吧。 此一戰雖然沒有盡滅了倭國,但簽訂了這些條約,當然,條約這種東西,在某些時候還不如擦屁股紙管用,關鍵還要看自身實力。 而這些條約只是明面上的,倭國,或者說足利幕府能一直遵行更好,若是不履遵行,甚至撕毀合約,大明還留著后手。 從去歲年底,到如今二月份,一個多月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佐渡島完全成為了軍火交易市場,來來回回的見了數十個大名,這照比倭國現今的數千大名來說,連個零頭都不到,但已是將大明此次攜帶來的火器近乎八成給換成了銀子,并且給倭國留下了已經全面升級的戰爭。 此戰初始的目的——石見銀礦,已經從大內義興手中得到,那片地方被對方用以換取火器。 值得一提的是,大內義興就是收留了足利義稙的大名,這段日子足利義澄拿著大明提供的火器,攻打了他多次。 而大內義興也是第一個跑來找明軍購買火器的大名。 不過拿下歸拿下,明軍還沒對其進行開采,只是留了人馬駐扎在那里,目前開采的是佐渡島的金銀礦脈。 數日后,艦隊抵達了朝鮮港口,夏源凝望著遠處的海岸線,悠悠嘆了口氣,不管怎么說,此次征倭還是有諸多遺憾的,不過也只能到此為止了,他現在更想的是回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