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重生(一)-《盡歡顏》
第(3/3)頁
幸好秦夫子正為自己屢考不中的悲涼命運唏噓,根本沒留意小小學生的異樣。
一個出生在南陽縣鎮(zhèn)子地主家的土包子小少爺,連鎮(zhèn)子都沒出過。哪里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是什么模樣,也不懂皇上二字代表著什么。
“夫子,皇上登基十幾年了嗎?”于小少爺睜著黑白分明的眼問道:“皇上叫什么名字?”
秦夫子被這個童真的問題逗樂了:“傻小子,皇上的名諱可不是你能問的。”
又想到于小少爺年少不懂事,耐心地說道:“現(xiàn)在是永安十六年。我們的皇上十幾年前是北海王世子,后來大晉朝的太子和皇帝接連死了,太后和朝中重臣一致推舉北海王世子登基,國號定為永安。”
“算了,和你說這些你也不懂。”
別說一個六歲孩童,就是這鎮(zhèn)子上的百姓,去過南陽縣城的都不多。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安穩(wěn)種地吃飽飯就行。根本不關心現(xiàn)在坐龍椅的皇帝是誰。
于小少爺忍著淚水,扯著秦夫子的衣袖撒嬌:“夫子說給我聽聽,我就懂了。”
秦夫子閑著無事,索性給學生細細講了一回。
秦夫子去南陽郡求過學,之后數(shù)次參加鄉(xiāng)試,見過世面,知道的確實不少。
“皇上一開始登基的時候,日子其實艱難的很。那時候大晉四處打仗,國庫空虛,皇上又年輕,登基前沒接觸過朝政。”
“為了打仗,皇上將內(nèi)務府的銀子都拿了出來。皇后娘娘連冊封典禮都辦得簡薄。”
“好在后來打了大勝仗,流民被就地安置,皇上愛惜百姓,不征民夫不修皇陵,稅賦減了一半。百姓們總算沒那么苦了。皇上還派了十三路巡查御史出京城。”
“那兩年,貪官污吏的人頭紛紛落地,實在大快人心。我們南陽縣的知縣就被抓去了刑部大牢。做官的不敢貪了,百姓們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
“到了這幾年,日子就愈發(fā)好過了。這都是皇上的功勞。我們這位皇上,才是真龍?zhí)熳影。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