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之前也說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雖然天下一統,但民心還未完全歸附,對六國余孽來說,這是一個機會.....”王綰捋著胡須道。 馮去疾看了他一眼,沉吟道:“陛下施行的那些國策,皆為籠絡民心之舉,不出一年半載,民心將徹底歸附我大秦。” “不錯!這也是他們狗急跳墻,不惜出賣那些朝臣,也要毀掉陛下聲譽的原因.....”馮劫附和道。 “當真是用心良苦啊!” 李斯神色復雜的感慨了一句,而后看向蒙毅:“郎中令可知,如今有幾處地方謠言最盛?” “楚地的陳郡,泗水郡,齊魯之地的薛郡,東郡。”蒙毅如實答道。 “呵,都是些讀書人匯聚的地方啊....” 嬴政笑了一聲,環顧眾人道:“諸位可有辦法解決此事?” 李斯聞言,當即朝嬴政拱手:“陛下,臣之前試了很多辦法,效果都不好,恐怕只能用老辦法!” “老辦法?” 嬴政瞇眼:“你的意思是嚴刑?” “非也!” 李斯搖頭:“臣的意思是,加大力度‘焚書’。” 之前李斯曾提出‘焚書’的國策,統一思想,后來被趙昊給攪黃了,只焚燒了少量的不法書籍。 在他看來,謠言的傳播與讀書人有關,只要控制住讀書人的命脈,他們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但趙昊聽到李斯的話,卻忍不住開口道:“李廷尉不是已經在修改律法了嗎?現在加大力度‘焚書’,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恩?” 李斯一愣,不由疑惑道:“公子此話何意?” “這....” 趙昊下意識抬頭看向嬴政。 卻見嬴政表情澹澹的抬手,示意他繼續說。 與此同時,眾人的目光也落在了趙昊身上。 他們都知道,趙昊開口,必定是妙言妙策,不由滿心期待。 倒不是他們不會思考,而是趙昊的言論,都比較獨特,讓人耳目一新。 “修改律法的目的是,改變人們對秦國律法的固有觀念,比如秦法嚴酷!” “那么修改之后,必定要人們知曉,秦法不嚴酷,這才算有意義!” “如此一來,識文認字的人就必不可少!” “李廷尉加大力度‘焚書’,看似是控制言論,實際是自毀前程!” “哦?愿聞其詳?” 李斯眉毛一挑,頓時也來了興趣。 趙昊嘴角微動,徐徐說道:“其實對付這些謠言,沒那么麻煩,只需設立一個宣傳司即可!” “宣傳司?” 李斯眨了眨眼睛,努力回想這個宣傳司,似乎從未聽說過。 “你說的這個宣傳司,莫非跟輿論有關?” 嬴政反應過來似的追問道。 他之前就聽趙昊提起過輿論的力量,如今聽到宣傳司,立刻就想到了輿論引導。 其實在后世,輿論事關社會穩定,國家團結,影響非常之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那么多行走的五十萬,專門在輿論方面下手。 在秦朝,乃至整個古代王朝,輿論始終沒有引起當權者的重視。 雖然他們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他們都以為,民心存在于仁政上,只要君主不折騰,不殘害百姓,不亂用民力,那就是得民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