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嬴政心中記住了這個名字,并慈和地告訴少年:“后生,你父親很快會回來的,不用擔心!” “真的嗎?” 少年驚喜地叫了起來,隨后被婦人拍了下腦袋:“什么真的,大伯那是安慰你呢!” “可是.” 少年有些委屈,又有些希冀地看著嬴政:“可是我相信大伯不會騙我,他的黃米酒很好喝.” “呵呵,你這傻孩子.” 婦人無奈的笑了笑,顯然沒當回事。 但嬴政卻非常認真地重復道:“相信我,不會很長時間的!” 說完,便帶著蒙毅三人,轉身離開了田野。 一路上,君臣誰都沒有開口說話。 入夜時分,蒙毅到了李斯小院,說陛下召他議事。 春日的夜晚,就像一匹藍色的絲綢掛在了天上。 那些閃閃爍爍的星光,成了這匹絲綢唯一的點綴。 而在這星光之下,有道人影正負手而立。 李斯跟隨蒙毅來到宮中,一眼就看到書房外有道熟悉的人影正在仰望星空,知道是嬴政無疑了。 但蒙毅和李斯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走進書房。 過了片刻,嬴政回到書房,掃了眼李斯,李斯正打算行禮,被嬴政制止了。 很明顯,嬴政的心情不是很好。 只見他坐在椅子上,良久沒有說話。 書房的燈光不停閃爍,李斯和鄭國相顧無言。 也不知過了多久,嬴政終于說話了:“今日,朕出了一趟城,所見所聞感觸頗深,召廷尉來,是想問國政是否有缺?” “這” 李斯遲疑,不知該如何接口。 這已經不是嬴政第一次質疑國政了。 雖然大秦經歷了不少變革,但問題總比辦法多,要想迅速理清國政的缺陷,談何容易? 在沒有搞清楚嬴政真實想法之前,他是不敢妄言的。 眼見李斯欲言又止,嬴政也沒追問他,只是將目光落在鄭國身上,淡淡道;“老令有何想法?” “陛下,老臣就一水工,不敢妄言國事!” 鄭國滿臉慚愧地朝嬴政拱手。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打趣道:“老令是怕嬴政聽不得忠言逆耳嗎?” “老臣惶恐” “好了,朕知道你素有主見,這些年深藏不露,只是為了明哲保身.” 嬴政啞然一笑:“其實朕心里很清楚,老令一直有個結,當年韓國欲行疲秦之策,讓老令赴秦修渠,雖然韓國已滅,但老令始終以外臣自居; 然則,老令一心為秦,朕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今日嬴政困頓如斯老令啊,這大秦該何去何從啊.” 他罕見的對這位一貫保持沉默的大臣,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陛下,老臣” 鄭國動容了。 能被始皇帝如此坦誠相待,鄭國真的很感動。 但鄭國依舊不失謹慎,朝嬴政恭敬一禮,誠懇道:“陛下,老臣當年以間人之身入秦,心有愧疚也!這些年來,老臣只敢從事水工,農事規劃,不敢涉足朝堂政事; 一則是老臣對政事不甚明白,二則是老臣不善周旋; 大秦統一六國,涉足疆域翻了數倍不止,一應調度,全靠丞相和廷尉總覽大局; 然,老臣則流于實務,不善言辭,不善斟酌,說話太直白,與朝臣關系不是很好,非老臣不想為陛下分憂,實在是能力不足也!” “博士宮論政,老令莫非忘了?” 嬴政喟然一嘆:“朕素來不喜歡四平八穩之人,對老令,朕是唯一例外之人,唯其如此,老令還不愿跟朕坦言相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