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帝遺詔到——!” 隨著張良一聲高喊,始皇帝寢廟內外,無不震動。 要知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始皇帝遺詔了。 如果算上冊封趙昊為秦王的那份遺詔,眾所周知的始皇帝遺詔就有三份。 這簡直有悖常理。 雖然始皇帝執政的時候,留下了諸多問題,但卻從未出現過齊桓公晚年時的昏聵。 所以,臺下眾臣,包括外圍的老秦人,都開始懷疑這份新出現的遺詔,是否真的乃始皇帝遺詔。 畢竟公子高曾揚言胡亥、趙高矯詔太子之位。 如今他拿出的這份遺詔,誰又能判斷其真偽? “諸位,國不可一日無主,大秦需要一位新君帶領大秦繼續前進,此事至關重要。” 公子高肅然一句,全場靜如空谷。 只見他抬手拿起張良手中的銅匣,語氣萬分沉重地繼續開口:“先帝在南海受困時,曾交給本君一道詔書,書匣封口寫著‘朕后國亂開啟’。本君手拿之物,便是先帝詔書。 此時,詔書并未開啟,本君先行對天明誓:本君啟詔并非私心爭位,而是不想宗廟社稷,天下百姓陷入亂局。如今朝廷因新君遲遲不立而動蕩不休,乃亂局伊始,本君覺得是時候開啟詔書,扭轉乾坤了。” “這” 眾人聽到公子高的話,一片驚愕。 這是什么話? 人家胡亥之所以沒有登基稱帝,是因為秦崇水德,十月乃水德最盛之時,需符合天命,才沒有倉促登基稱帝。怎么到你這里就是新君遲遲不立而動蕩不休了? 再說,李斯之前不是已經說了嗎?如今的動蕩與先帝在世時留下的諸多問題有關,你要扭轉乾坤,拿先帝遺詔出來是什么意思? 難不成先帝自己留下的問題,自己就能解決? 很明顯,對于公子高的說詞,臺下眾人并不是很滿意。 一時之間,竟無人回應,連馮去疾等人都默然不語了。 “岐山君既然拿出了先帝遺詔,按流程,是不是應該監詔了?”李斯終不忍公子高被冷落,沉聲提醒道。 馮去疾冷笑一聲:“岐山君既已明誓,還是自家開了吧!” “甘泉宮遺詔尚有兩公監察,如今豈能特例?”李斯板著臉道。 “嬴豐雖為御史大夫,但侍奉先帝少之又少,如何能監詔服眾?難不成由老夫和李丞相監詔?” “若右相愿意,也不是不可。” “呵呵。” 馮去疾不屑一笑,隨即直接拒絕:“老夫可不想助紂為虐!” “既如此,那就只能請另一位馮公了。” 似乎早就料定了馮去疾不會配合自己,李斯果斷拋出一個重磅消息。 “另一位馮公?” 眾人一片驚詫。 卻聽李斯笑道:“馮公雖被貶黜,但卻從未忘記國事,如今國事動蕩,老夫請馮公出來,一是甘泉宮監詔有馮公,此番監詔若沒馮公,諸位怕是很難信服。二是岐山君對馮公十分信任,他相信馮公能秉公護國。” 話音落下,只見馮劫緩緩走出禁軍人墻,面無表情的來到祭臺之上。 “馮劫!你這是做什么?” 馮去疾對馮劫的出現也大感錯愕。 雖然他倆是父子,但在政見上,一個是老好人形象,一個是火爆脾氣形象,并沒有多少交集。 “還能做什么?監詔唄!” 馮劫垂著眼皮看了馮去疾一眼,淡淡說道。 馮去疾忿怒的豁然起聲,怒道:“你已經不是御史大夫了,有何資格監詔!” “不是御史大夫又如何,那御史大夫不是沒能力監詔嗎?”馮劫依舊語氣淡淡地道:“老夫監詔,有誰不服,可以站出來替代老夫!” “這” 馮去疾語塞,扭頭看向身后眾臣。 只見身后眾臣面面相覷,卻無一人站出來替代馮劫,包括那名新任御史大夫嬴豐,都默默地低下了頭。 眼見氣氛一下子陷入沉默,馮去疾頓時紅了臉:“就算有你監詔,也無法服眾。當日甘泉宮監詔,還有蒙毅,老夫不信蒙毅也愿來監詔!” “.” 聽到馮去疾的話,臺下眾臣紛紛點頭。 他們之所以深信甘泉宮那份遺詔,其實很大程度與蒙毅有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