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居高臨下,老伽利列看著遠處緩緩而來的秦軍,混身忍不住泛起一陣陣冰涼。 盡管老伽利列對秦一直都有了解,但從書本上,從傳說中去了解秦軍,都沒有親眼所見真切。 此時,秦軍距離凱爾汗莫城還有十余里,那種撲面而來的壓迫感,卻是做不了一點的假。 軍陣前,老伽利列第一次失態下令:“快!快改變策略,準備迎敵!” 秦軍作戰的優勢,在老伽利列的腦海中極速閃過。 七雄爭霸的時候,秦軍已經完成了對軍隊制式的改革,早在五十年前,秦軍最擅長的便是攻城戰。 而且,秦軍的武器十分豐富,青銅劍,戈,戟都已經裝備。 弓弩幾乎成了每名秦軍都配備的裝備。 華夏之地的弓箭技術非常強悍,只要靠近城池五十仗左右的距離,就能夠拋射,或者將箭矢覆蓋城頭。 老伽利列曾經特意費很大的功夫弄來一把秦軍制式弓弩。 他發現,五十年前的秦軍弓弩的威力就遠超如今的羅馬標槍。 而且,因為弩箭的特殊結構,穿透力也非常的強。 當然,無論是本都王國,還是羅馬帝國,都有穿著鎧甲的傳統。 而秦軍相比他們,就沒有那么好的待遇,基本都是身穿皮甲,防御力其實一般。 平原作戰,秦軍的突進,主要靠手持兩米長的戈矛沖殺。 老伽利列發現,這種作戰方式,比之前與羅馬人都可以一爭長短的馬其頓方陣,都要強悍幾分。 因此,來到凱爾汗莫的這段時間。 老伽利列主要將精力放在了如何防守上。 這場跨國大戰中,攻守雙方的地位極其明顯。 作為防守的一方,本都王國只要能夠抵住壓力,阻擋秦軍的進攻,就算勝利。 而秦軍的攻城戰,在老伽利列看來,在華夏之地,或許可以算強悍,但到凱爾汗莫城,那就不一定了。 別的不說,就說那個‘水淹大梁’,在凱爾汗莫城就不可能發生。 而凱爾汗莫城的城池高度,進攻難度,比沒有水淹威脅的大梁城還要更高,還要更難。 另外,此次秦軍來西域作戰,除了火炮,并沒有巨型投石車,云梯、臨車這樣的攻城利器。 要想攻破凱爾汗莫城,老伽利列相信,只要不讓秦軍火炮靠近凱爾汗莫城,幾乎不可能。 而他那游歷在外的五萬騎兵,就是專門對付秦軍火炮陣營的。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準備,老伽利列有信心在這里,將王賁父子的數萬先鋒軍,全部留在城墻下。 想到這里,老伽利列心中的緊張逐漸退去。 甚至,他的嘴角都掛起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凱爾汗莫城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在秦軍面前,似乎只有一面城墻,但在這面城墻上,城墻下,老伽利列就布置了十萬大軍來防守。 秦軍就算再強悍,沒有火炮的協助,沒有攻城裝備,也不可能輕易登城。 更不用說,他還有許多別的后手。 看著隨著自己一聲令下,忙碌起來的士兵們,老伽利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這個時候,秦軍已經推進到距離城墻不足三公里的地方。 這個距離,即使秦軍火炮再強,都夠不到。 至于唯一對凱爾汗莫城有威脅的831高地,距離凱爾汗莫城也有一公里。 秦軍的火炮能打一里嗎?開什么玩笑,從沒聽說過! 所以,老伽利列十分淡定,只顧著關注準備攻城的秦軍,從而忽視了831高地那邊的情況。 可令他費勁的是,秦軍抵達距離凱爾汗莫城一公里的位置就停止了前進。 然后,他便看到了一副令他迷惑不解的場景。 只見秦軍隊列中走出一群赤裸著上身的士兵,他們手持一把奇形怪狀的鏟子,在近千名騎兵的護衛下,開始挖掘壕溝。 這個壕溝,正好卡在本都王國投石車最遠的進攻距離。 等壕溝挖好,這群赤膊秦軍立刻朝身后的秦軍打手勢,緊接著,大批秦軍在他眼前消失,跳入壕溝,老伽利列頓時有種不好的感覺。 如果是與別的國家作戰,這個時候,老伽利列絕對會派騎兵將這些人斬殺。 然而,他十分清楚,平地作戰,本都王國的騎兵與秦國的騎兵根本沒有戰勝的可能。 就在老伽利列猶豫不定的似乎,秦軍軍陣中,再次走出數千人馬。 這些人身上沒有武器,也沒有任何防護裝備,每個人都扛著一快奇形怪狀的木頭。 緊接著,在老伽利列目瞪口呆的眼神中,這些人敲敲打打,不到半個時辰就組建成了十五座簡易樓臺。 而且,樓臺頂部的面前,十分寬廣,起碼能占百人左右。 心中那份不好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