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比奴斯怎么也沒想到,看似已經快要敗亡的秦軍,居然還留有后手。 難怪他們一直用弩箭進攻,用人命去搏殺。 原來他們在等這個時候。 原來不止自己可以不惜士兵的性命。 看著自己的軍隊,陷入火海,比奴斯睚眥欲裂,但卻無可奈何,他只能咆哮著讓軍隊撤離。 而與此同時。 遼闊的海面上,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了一片二三十丈的木質帆船。 粗略的數一數,大概有百余艘之多。 這些船雖然都掛著船帆,但樣式都是各種各樣的,并非統一的制式。 不過,船帆的這個特征,目前只有大秦能掌握。 之前羅馬也曾想要仿造這樣的多桅船帆,但最終的結果,要么就是翻船,要么就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而到目前為止,帆船的技術奧秘,到現在都沒有國家,沒有任何人能夠仿造。 所以,比奴氏在下令撤離的時候,看到這些帆船艦隊,立馬感覺眼前一黑。 “怎么會這樣,大秦怎么會有援軍?!” 一時間,比奴斯只覺得心亂如麻。 他不知道這支援軍到底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大秦的主力基本都在比尼亞邦國牽制羅馬的主力,而他們也沒有自己的海軍。 那么,這些大秦海軍是從哪里來的? 雖然趙昊帶領的這支海軍,戰斗力遠遠超出了比奴斯的認知。 但這支海軍的所有動向,都掌握在羅馬手中。 從他們出港前往比尼亞戰場,到比奴斯率領羅馬海軍將他們攔截,圍剿,并追殺到荒島上廝殺。 這支海軍的一切動向,都瞞不過羅馬。 因為羅馬的密探,已經遍布了整個歐洲。 只要不是大秦從本土調來的海軍,羅馬不可能不知道消息。 至于海上來的援軍,那就更不可能了。 要知道,他們此刻是在地中海。 自從羅馬打敗迦太基后,他們就接替了迦太基,把持了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航道。 且不說大秦有沒有第二支海軍,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悄無聲息的出現在這里。 就算比奴斯撓破頭,他也想不出這支秦軍,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反正,他們就這樣莫名其妙,宛如天降一般的出現了。 此時此刻,時間已經不允許比奴斯去認真思考了。 擺在他面前的路,有兩條。 第一條是,強攻大秦海軍,在對方清剿軍隊沒有抵達之前,打敗大秦海軍,挾持對方,然后來換取自己的安全離開。 第二條是,不管不顧的,立馬撤退。 因為大秦有一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如果現在什么都不做,到時候想跑都跑不了了。 后面的大秦海軍,一定會想辦法把他們的船截留。 兩條選擇,有利有弊,但沒有一條是輕松的。 心中短暫的經過天人交戰之后,比奴斯很快便有了決斷。 “逃出來的人,從西側強攻山上,在大秦援軍來之前,全力進攻!” 很明顯,比奴斯選擇了第一條。 因為在他心中,就算他逃回去,等待他的命運也不會好過。 而且,他也答應了大西庇阿,要完成任務。 畢竟這一仗打到現在,羅馬已經付出了很多的代價了。 哪怕自己手中的十幾萬人,都死在這里,只要能夠拿到火藥配方,都是值得的。 否則,之前死去的那些士兵,將毫無意義。 但比奴斯依舊低估了秦軍韌性,以及海面上那支援軍的抵達速度。 隨著比奴斯一聲令下,所有羅馬人,如同瘋了一般,剛沖出火海,又奔赴刀山,嗷嗷怪叫著殺向山上的敵人。 即便是比奴斯自己,也抽出了佩劍,跟在沖鋒隊伍后面,砍殺敵人。 但是,他們遭遇了開戰以來,最頑強的抵抗。 大秦海軍居高臨下,本來就占據優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