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下第一樓-《何其有幸,年月并進》
第(3/3)頁
‘劍身如冰,殺人無痕’
天下第十三的名劍霎落。
手持霎落的劍客倒也彬彬有禮,落地后反持長劍,向方肅恭敬抱拳施禮:“大理寺少卿蕭陽羽,見過方主執。”
方肅一愣:“少卿?大理寺何時多出個少卿。”
杜正和斜過眸子不屑看他,少卿蕭陽羽也未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將兇狠目光落在馬背之上孟知行的手中之劍。或許是沒能認出這是哪把榜上有名的劍,他的神情放松了幾分。
“聽聞統查府肆部副執阿行大人武藝高強,蕭某今日前來只求一戰。”
話畢,不等孟知行回話,蕭陽羽手中霎落已經調轉劍身向他直刺而去。孟知行雙腳驟然發力一躍而起,在馬鞍之上再續借力輕巧躲過這一劍。蕭陽羽早已料到這應對方式,當即調整身形,回轉一圈后再揮出一劍。
江湖武者千萬,各類兵器數不勝數。就拿兵器之首:劍,來說。劍術中有兩派,一派為君子劍,但江湖人更喜歡稱其為儒道劍,儒道劍講究劍氣,即內力隨劍而出。君子劍招普遍行云流水,招式極美卻又暗藏殺機,因為對手根本無法辨認那眼花繚亂的劍招中哪一招里含著內力。而另一派便是那霸道劍,霸道劍顧名思義劍招生猛,自身內力與劍的內力相互制約又相互扶持,從而衍生出一種新的劍氣,名喚劍罡,通俗易懂些便是由劍本身散出的內力。
除去劍,百類兵器皆是如此。只是這天下只有極少數人能感受到內力的存在,所以那些武夫只得去追求更高深莫測的劍招。
劍招、劍氣、劍罡。千變萬化,有時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刺一撩一砍,實則天差地別。
霎落劍,聞名于江湖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那奇特劍身,它劍聲極寒,不管是任何東西落于劍身都無法停留片刻,此把名劍亦是霸道劍的代表。問題在于,蕭陽羽方才揮出的那一劍卻是地地道道的儒道劍,如此一來劍中少了些霸氣,也就使不出全部的威力了。
劍氣迎面而來,身在空中的孟知行避無可避,就連下方的方肅都為他捏了把汗。也就是在此時,孟知行雙手握劍,劍格與劍鞘分出一指寬。就是這一指,霎時間劍氣浩蕩凜然,猛地發力,狴犴破鞘而出,僅一斬就悄無聲息地化解了蕭陽羽氣勢洶洶地劍氣。
劍招微妙,但那些話本子中所說的化繁為簡返璞歸真倒也沒錯。
孟知行落地之時,狴犴已經歸鞘。蕭陽羽甚至還未回過神來,旁人有所不知可他卻真切感受到方才這阿行大人的簡單一斬,化解劍氣后并未停留,那把不知名長劍送出的劍氣仍如大浪淘沙一般向他席卷而來,氣勢更是盛到他無法挪動腳步,都已經做好準備迎接死亡的他卻又感受到那凜然劍氣在他面前悄然散得無影無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