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三,改變或消除困難的原因,就能改變或消除困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就是這個道理。有困難的原因,才有困難;消除困難的原因,困難才會消除。有人說,要消除困難的原因,現在做不到啊!其實,消除困難的原因,不會一步到位;不能消除,就改變它。改變了它以后,困難的方式、困難的內容也會跟著改變。只要有所作為,就會有所改變;只要有所改變,困難的原因就會跟著改變;困難的原因只要改變,你就有機會消除、改變以后的原因。如果你現在沒辦法,千萬別放棄。做點什么,就會改變。先改變一點點;再做一些,再改變一點點;再做一些,再改變一點點。改變了幾次以后呢,你就有機會徹底解決困難啦! 舉例說,我們要吃罐頭,就先要將蓋子轉開。如果很緊轉不開,可以拿菜刀在瓶蓋上敲一敲、打一打。為什么這么做?就是在改變因緣條件。敲一敲,改變一下;再敲一敲,改變一下,然后一轉就轉開了。所以要切記這件事情:消除困難的原因,才能消除困難;若不能消除,就先改變,改變以后就有機會消除。 其四,確立改變或消除困難原因的行動步驟。這個確立了,才有所謂的行動指南。 有路才能逃,沒有退路只能前行 19世紀,英國文學家狄更斯在其傳世之作《雙城記》里,對高速發展的英國,發出了慨嘆: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在這個世界上,誰最可靠?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改變痛苦,不改變更痛苦,所以,我們應該逼著自己去改變。 成功難,不成功更難,所以逼著自己去迎接困難,最后努力把自己逼成功! 孫子兵法中有“圍三闕一”或者叫“圍師必闕”的原則,強調包圍敵人時要虛留缺口。 為什么勝利唾手可得了,還要給敵人留下逃生之路呢?按常規來說,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然而,如果仔細想一想,便不難理解孫子這一主張的奧妙所在。通常,無論在野戰陣地還是在城寨防守作戰中,面臨被圍境地的敵人,很可能出現三種想法,一是投降,二是死戰。大多數人都有第三種想法:觀望,聽命于指揮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四面合圍敵人,就可能促使敵軍指揮官下定拼個魚死網破的決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個缺口,就可能使敵軍指揮官在逃跑還是死戰之間搖擺不定,同時也使得敵軍士兵斗志渙散。 可見,人在有退路的時候,是很難做到全力以赴的。正因如此,才有項羽的破釜沉舟,也才有韓信的背水一戰。這其實就是兵法上所說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現實中,很多人都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抉擇。原因何在?——關鍵是有退路!反正,不突破目前的困境也能過;不突破還不至于流浪街頭走投無路;不突破還可以繼續維持現狀。退路在,出路就找不到! 我做美體內衣經營的時候,就是采用了破釜沉舟的策略。我首先停下了原來的針灸減肥生意,全身心撲在美體內衣經營上。那個時候,我們的團隊一共9個人,都是美容院的老板。在鞏義,就首先離開了一個。我們剩下的8個人出去跑銷售,然后再到新鄉、漯河,很快剩下的人也都陸續走了,最后只剩我一個人。這些人都有退路,她們退出還可以干美容院。我沒有退路,屬于退無可退,所以只能勇往直前。不成功的話,一切都沒有了,所以只能成功。 古希臘有個著名的演說家戴摩西尼,他生下來就口吃,總是不能表達自己的見解。為了克服這個生理缺陷,戴摩西尼常把石子放在嘴里,跑到海邊,面對大海練習演講,天天如此,居然把口吃的毛病改掉了。 年輕的時候,他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練習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溜達溜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揮動剪刀把自己的頭發剪去一半,變成了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為羞于見人,他只好一心一意地練口才,演講水平突飛猛進。正是憑著這種專心執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終成為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很多人都知道《邏輯思維》的羅振宇。他曾經在2000多天里,每天早上6點都堅持發一條60秒的語音,一秒不多一秒不少,這對于常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況且2000多天中從沒有任何一天中斷過。最初發音頻時,他的粉絲只有辦公室五名同事,在堅持到三個月的時候,他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一心一意只想放棄。但是打開微信后臺一看,已經有幾萬人了,這時他想放棄都不行了。這種外部的力量驅動著他不停地堅持下去,也使他在今天有了2000多天的堅持,擁有了1200萬的粉絲。 一個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標。但人都有惰性,有太多欲望,有時難免戰勝不了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誘惑,割舍不下尋常的享樂。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廢,功虧一簣。這時候,不妨學學戴摩西尼和羅振宇的精神。一旦沒有退路可逃,就只能一門心思地朝前奔了。 把自己逼到沒有退路,前進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洞悉人性弱點,發揚自身優點 有道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其實,每個人都是優點和弱點的復合體,我個人自然也不例外。 人性的弱點有很多,比如貪婪、自私、妒忌、好逸惡勞、優柔寡斷、虛榮、膽小、剛愎自用、猜忌、悲觀、膨脹…… 具體說來,比如—— 1.幻想——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當人遇到挫折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便脫離實際,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圖以虛構的方式應付挫折,獲得滿足。 2.消極——對現實的困難退縮與逃避。消極的人往往給人一種不慕名利的虛假印象,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空虛的,對待事情也是消極的。 3.多疑——無中生有的心靈枷鎖。古語有云:“長相知,不相疑。”其實這句話也可反過來說,不相疑,才能長相知。但是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也一直都是害人害己的禍根。 4.自閉——畫地為牢,把世界關在門外。把自己封閉起來,可以躲避風雨,但是陽光也進不來了。一個能夠打開心扉、迎接陽光的人,是永遠不會自閉的。 5.偏執——偏重于自我的執著。有主見,有頭腦,不隨聲附和,不與世沉浮,這無疑是值得稱道的好品質,但是應該以不執己見、不偏激執拗為前提。 6.急功近利——不思長遠的“近視眼”。急功近利的人目光短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要聞到芝麻香,就會忘卻西瓜甜。這種人的視野只能看到眼前,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急功近利者一貫的行為方式。 7.貪婪——心靈的貧窮,災禍的根源。人在現實中生活,不可能沒有欲望,但是欲壑難填,對金錢的欲望,使很多人變得貪婪無比。誠然,金錢是人們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在解決生活所需之后,不能一味地貪求。 8.嫉妒——詆毀別人的成就,暴露自己的無能。嫉妒是人心上的腫瘤。嫉妒可以讓美麗的人變得丑陋無比,可以讓熱情的人變得冷若冰霜。 9.固執——盤踞于心靈的愚昧根源。固執是一種堅持成見、不懂得變通的心理現象。人對事物的認知,以及對事物價值的評判,都要通過自己的價值觀來完成,這本身就帶有極其濃郁的主觀色彩。 10.虛榮——一切惡行,往往都圍繞虛榮心而生。 11.盲從——失去自我的可憐人。很多人都會盲目地追求大眾潮流,這是很多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心靈陷阱。 12.自我設限——殺死你的潛能力。上帝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成功屬于愿意成功的人。狹隘的心理是阻礙人前進的障礙,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失敗并不是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而是自我設限的心理注定了不能成功。 13.僥幸——自我欺騙的放縱。僥幸心理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理,這種心理使人的思想受到蒙蔽,從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甚至迷失方向。久而久之,人們的思想便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14.失去目標——斗志的迷失。失敗是不需要計劃的,而成功則需要一個周密的計劃并一步一步地去實踐它。古今中外,大凡事業有所成就者都具備兩點:一是自己有著清晰的事業目標;二是朝著目標不停地奮斗。 15.憂慮——成功大師卡耐基曾說:憂慮像把鎖,它能把人“鎖”得心慌意亂。打開憂慮之鎖的“鑰匙”是:看清事實,分析情況和付諸行動。 16.拖延——對于一個人品格的鍛煉,可是致命的打擊。有這種弱點的人,從來沒有毅力。這種弱點,可以破壞一個人對自己的信賴,可以破壞他的判斷力,并有害于他的精神能力。要成就事業,必須學會當機立斷,使你的正確決斷,堅定、穩固得像山一樣。正如耐克所訴求的:不要左顧右盼,勇敢去做。 積累我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和經營管理經驗,我覺得人生的目的,就是洞悉別人的人性弱點,發揚自己的人性優點。簡單說,就是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努力克服上面所羅列的缺點,進而改變為相應的優點。具體來說,就是化幻想為行動力,化消極為樂觀,化多疑為信任,化自閉為開放,化偏執為從善如流,化急功近利為目光長遠,化貪婪為自制,化嫉妒為與人為善,化固執為隨和,化虛榮為務實,化盲從為慎思,化自我設限為放開心量,化僥幸為踏實,化失去目標為周密謀劃,化憂慮為理性思維,化拖延為決斷。但是,對他人的缺點應該多多體諒,盡量體現人性化管理方式。 同時,在此基礎上要努力地遏惡揚善,鼓勵他人克服缺點,發揚優點。我們要知道,會做人的人才會做大事,不會做人的人,一輩子做小事。人之所以為人,做人是基本條件,所以道德是最高的要求。 事實上,我們內心的平靜和我們從生活中所得到的快樂,并不取決于我們在哪里,或我們有什么,或我們是什么人,而只取決于我們的心境如何。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多為他人著想,努力幫助別人,而且施恩不圖報。要謹記三點:一是不要因為別人的忘恩負義而憂傷;二是要認為這是一件自然的事,即對人施恩勿望回報,只為施恩的快樂而施恩;三是自己肯于吃虧,讓別人賺便宜。李嘉誠跟人合伙做生意,講好了五五分成,最后兌現的時候總要給對方多一點。這樣一來,人們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贏得人心的方法非常簡單,無非是與人為善,不求回報;結果越是付出得多,越是收獲得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