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提他們遠大計劃的利益,光是眼下,魚氏和其姻親就占了大多數利益,還是在沒有絲毫解釋的前提下,這就足夠觸動其他人敏感的神經了。 大家都是被因各種各樣的理由被逼迫著到豐瑜鎮避難的。 雖說勢力有大有小,但頂尖戰斗力卻基本不分高下。 所以才會有了六大家族,而非某一家或兩三家的獨大。 如果說,六大家族長老會制定的那個計劃所啟動的第一環節必須要借用魚氏嫡系后輩的性命,讓魚氏占頭籌大家都能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爭搶的利益還是不能放松。 尤其是當那個傀儡不再聽話,魚氏掌控不了之后,魚氏再獨占鰲頭就太惹眼了。 但就在這節骨眼上,長老會居然力排眾議強行讓魚氏當家族長擔任豐瑜軍統帥一職,就是徹底挑動了除魚氏以外所有人的心神。 那些被壓制的不滿如同剛剛挖開的泉眼,一股腦地往外冒,頗有種不闖出一片江湖不罷休的姿態。 所以,在豐瑜軍高層內部,其實內斗已經逐漸趨于白熱化了。 尤其是當先前那一面倒的戰爭出現,敵軍直接被收拾了大半,即將徹底抹除之際。 這 個時候,只要不是要弄死魚博彥,其他事情在這些人眼中都不算什么。 反而關明心要是不來這么一出,他們還會搭臺唱戲,故意制造矛盾。 對周遭環境和氣場感知極為敏銳的關明心,自然是沒錯過這些微妙之處。 稍作思考,也就明白了魚博彥如今的處境。 但這又與自己何關? 就像魚博彥猜測的那樣,關明心自打被老譚——譚寶成半強制性地帶入了譽華堂之后,她就明白來者不善。 無論六大家族中是否有人對她是發自內心的關心疼愛,真正的掌權者們對她的惡意卻是一直從未消失。 甚至,隨著時間的增長,這股惡意也越來越強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