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童稚不識衣冠(完)-《天地逆旅》
第(1/3)頁
躲在一方小院里,晝夜的時光都如同和緩的流水一般,柔和地自身側流逝。謝燕鴻許久都沒有過過這么閑淡的日子,最近,他最操心的事情,也就只是在院子里扎一個秋千。
長寧弓著身蹲在梨樹的枝干上,他這么大的個頭,每次上樹都輕盈得像鳥兒似的。
謝燕鴻在檐下躲著深秋里散發著余威的日頭,搖著蒲扇指揮:“左些…...過了!回來點兒……哎呀,又過了!”
長寧一開始還老老實實地挪,后面聽出來了,謝燕鴻這是故意在搗亂,隨手折下來一截小樹枝,扣在指間輕輕一彈,小樹枝準確地打在了謝燕鴻的額頭上,砸得他“哎呦”一聲。不等謝燕鴻反應過來,長寧三兩下扎穩了秋千,從樹上翻下來,輕巧地落了地。
謝燕鴻還捂著額頭蹲在地上,長寧怕他是真疼了,湊過去也蹲下來,去掰他的手,說道:“我看看。”趁他不備,謝燕鴻用額頭去撞他的腦袋,撞得“嘭”一聲,長寧坐在了地上,這下好了,兩人額頭都紅了。
長寧伸手拽了一把,謝燕鴻也摔倒了,倆人像稚齡小兒一樣滿地打滾。
“咳咳——”
倆人連忙站起來,拍了拍沾滿了土屑的衣裳。章玉瑛披著衣服倚著門邊看向他們,這是她這幾日來第一次出屋,她又瘦了,衣服空空蕩蕩的,皮膚蒼白如紙。
謝燕鴻說:“嫂嫂,秋千扎好了,待秋高氣爽時就可以蕩秋千玩兒了。”
章玉瑛笑著點點頭,但她的笑也是朦朧的,好似隔著窗紗。她看著在風中微微擺動的秋千,說道:“真好啊。”
但所有人都知道,以她的病情,根本沒有坐上秋千的可能。
小院閉門不開就成了一方小小天地,唯一會來的客人就是陸少微,他每次來都會帶上宮中的御醫與外頭的消息。御醫給章玉瑛診脈時,謝燕鴻與陸少微總會短暫地聊一會兒,他們倆坐在小院的石階上,零零落落地說幾句話。
更多的時候,陸少微只是不說話地發呆。
謝燕鴻說:“你要是事忙,與我說一聲,我賃了車轎去接老大夫就行了,也免得你時不時跑一趟。”
陸少微搖搖頭,說:“我不過是想出來透口氣罷了。”
她是在山野間長大的,雖然顛沛流離,嘗盡各種苦頭,但終究也算是在天地間盡享自由,在宮禁朝堂里廝殺并沒有她預想中輕松,她有時斗志昂揚,有時卻又厭煩至極。
“對了,”陸少微說道,“下月初十就是好日子了。”
她說得隱晦,但謝燕鴻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濟王為自己擇的登基的好日子。
“急了些。”謝燕鴻說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陸少微的笑容里略帶些諷意,“再往后拖些日子,怕是那位就沒這個皇帝命了。”
在女兒的“精心照料”之下,濟王的身子是一日地虧下去了。只是他自己還覺著精神奕奕,還能當個十來年皇帝。陸少微與宋琳瑯兩人日日調整藥量,就是別讓他死得太快,免得一下子去了,皇位白白惹別人覬覦。
登基大典那一日,鐘鼓齊鳴之聲回蕩在整個京城的上空,這一段混亂與動蕩,總算告一段落了。
初冬下第一場雪的時候,章玉瑛病體沉沉。
謝燕鴻終日在床邊陪著她,她在昏沉中終日呼喚爹娘和亡夫的表字。當時,將她救出后,章家為了避禍,已經舉家離京了,她身體不堪長途跋涉,章夫人讓她待在京中養病養胎,來日再聚。后來,章夫人也曾進京探望她,分別之時,彼此都知,母女一別,將是天人永隔。
謝燕鴻伏案,替章玉瑛修書一封寄去娘家。
再抬頭時,章玉瑛醒了,問道:“小鴻,下雪了嗎?”
小丫頭扶她坐起來,給她蓋上厚厚的被子,謝燕鴻將窗推開一條小縫,讓她看見了夜色中點點片片的雪花。她笑了,說道:“你哥哥最不喜歡下雪天,他天生畏寒,雪天里墨硯凍凝,煩人的很,用了暖硯才好……”
她斷斷續續地說著舊事,精神頭比往日要好。
“不早了,你去睡吧。”章玉瑛說,“窗戶別關,我想聽聽雪聲。”
小丫頭說:“夫人,小心著涼。”
謝燕鴻說道:“無妨,你把炭盆燒得旺些。”
章玉瑛朝他伸出手來,謝燕鴻坐在窗前的腳踏上,她托著謝燕鴻的臉,手很涼。她說:“一眨眼你就這么大了,我剛到謝家的時候,你還是個小少年……”
謝燕鴻不知該接什么話,章玉瑛說:“快去睡吧,晚上冷,被子蓋實了。”
說罷,她便放開了手。謝燕鴻也就去了,走到門邊又回頭看了一眼,章玉瑛倚在床頭,朝他擺了擺手,讓他快快去睡。
謝燕鴻反手掩上門,搓著手走出去。
定睛一看,長寧正在檐下蹲著等他,邊等還邊伸出手,接了幾片雪花。他長年習武,并不畏寒,雪花觸到他的手掌心便化掉了。謝燕鴻走過去,輕輕幫他把腦袋上沾上的雪花拂掉,長寧問:“怎么?”
謝燕鴻坐到他旁邊,長寧伸手一攬,將他攏到懷中。謝燕鴻覺得渾身一暖,他們倆一前一后緊緊挨著,靜靜地看著雪花自空中落下,誰也沒說要去睡覺。
房間里,炭盆燃得很旺。
小丫頭裹著厚襖子在旁邊打瞌睡,頭一點一點的,但就是不敢睡實。章玉瑛好幾回讓她到旁邊的貴妃椅上睡,她都不肯,只見她腦袋一點一點的,上下眼皮幾乎只留了一條小縫。章玉瑛斜靠在大迎枕上,望著窗縫外的雪花一片片飛下來,一開始還能數清楚,后面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夢里,依稀是春日里,暖風熏得游人醉。
耳邊是人生嘈雜,眼前卻一片模糊。她指尖能摸到嫩柳拂過,發絲會被春風撩動,金明池波光粼粼,她被穿花的蝴蝶迷了眼,往前踏了一步,差點被拍岸的湖水濕了繡鞋,慌張之間,風帶起了帷帽上垂下來的面紗。
視線一下子便清晰了——不遠處的岸邊,是穿著一身竹青色袍子的謝月鷺,與她四目相對之后,又覺得不禮貌,匆匆別開目光,但已經遲了,他從耳朵根一路紅到了脖子。
章玉瑛微微一笑,伸手折下三月初春的嫩柳枝,朝他拋過去。
與君初相見,猶如故人歸。
冬日寒風她全然不怕了,她沉沉睡在了春日里。
謝燕鴻將章玉瑛與謝月鷺的衣冠冢葬在一處,在青城幽僻處。
在附近不遠處,就是謝家二老的墳冢,是當時孫曄庭偷摸著幫忙收斂的。只是可惜,謝月鷺是宮變當日殞命的,當時混亂,只立得衣冠冢。
寒冬臘月的,盡是銀裝素裹。
謝燕鴻擦拭了墓碑,手凍得發紅,袖起手來,嘆道:“待到春日里冰消雪融,此處看出去,定是一片好風景。”
囡囡被裹在厚厚的襁褓之中,睡得小臉通紅。襁褓有系帶,長寧將她背在胸前,他背后還是背著那把長刀,小小嬰兒,還沒有刀重。章玉瑛給她取了大名,叫做“屬玉”,鷺鳥的別名。乳娘照顧得很用心,小人兒很是皮實。
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
登基做了皇帝的濟王,在冬日里一病不起,早朝五日有四日都不在。表面上,一切都還運轉如常,謝燕鴻卻知道,底下暗流涌動。
陸少微來的次數少了,每次來都是神色匆匆。
除了她之外,還有別人來訪。不論來人報的什么名頭,怎樣巧舌如簧,謝燕鴻都不開門,終日閉門不出。做皇帝的病了,唯一的兒子又是稚齡,許多人的心思又活泛起來了。
謝燕鴻自嘲道:“連我這樣的冷灶也有人在燒了。”
陸少微緊了緊風帽大氅,臨走前說道:“你們要走的話,開春就走吧。”
謝燕鴻聽懂了她的言下之意,開始逐漸打點起行囊來了。愿意留下守屋子的便留下,想要離開的也自去,謝燕鴻都給足了銀兩。萬事俱備,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小囡囡。乳娘是不可能隨他們一路出關的,照顧小嬰孩沒有想像中容易,謝燕鴻簡直焦頭爛額,長寧卻是得心應手。
“她和小動物一樣的。”長寧說道。
總之,他們在立春那日啟程了。
出城前,他們在離城門不遠處的一家茶館喝了杯茶。茶館清幽雅靜,茶飲也醇香撲鼻,客人頗多。謝燕鴻甫進茶館,便被店小二客客氣氣地引進后堂去。才掀了門簾,便有一婦人打扮的女子拜倒在謝燕鴻身前。
謝燕鴻忙將她扶起,笑道:“玉脂姐姐何必大禮。”
當時,孫曄庭給了玉脂十片金葉子,囑托她交給謝燕鴻,權當逃命時的路資。玉脂昧下了八片,全靠這一筆,她贖身從良,自梳不嫁后,上下打點,立了女戶,經營這家茶館。
玉脂只以為謝燕鴻是來尋仇的,皺著臉苦笑道:“哪里當得起二爺一聲‘姐姐’。”
見后堂吉位有小小神龕,里頭供了兩個牌位,孫氏謝氏。謝燕鴻看了一眼,笑道:“玉脂姐姐今日免我兩杯茶錢,就算一筆勾銷了。”
她以為謝家一門連同謝燕鴻都沒命了,便立了牌位,孫曄庭死后,她又立了一個,日夜上香,權當還了恩情,又減免了一些心里的愧疚。
“我和玉脂姐姐是舊識,此番一別,不知何日再見,祝姐姐生意興隆。”
玉脂又是一拜,這一回要真心許多。
喝罷清茶,謝燕鴻與長寧帶著小囡囡離開了京城。途中謝燕鴻數次回望,直到再也見不到為止。囡囡還小,他們走得很慢,租了車駕,算是半玩半走,途中送走了春迎來夏,經參合關出時,人間又是一度秋。
謝燕鴻穿著布衫,駕著馬車。
長寧騎著馬,一手抱著小囡囡,馬兒碎步小跑,她全然不怕,胡亂揮舞著手,笑聲如鈴一般,響徹這一望無邊的草原。
已近黃昏,夕陽斜照,成群的牛羊如云般在草原上散了又聚。
牛羊自歸村牧,童稚不識衣冠。
謝燕鴻勒停了馬車,靜靜地看這天這地。長寧見他停了,便也勒停了馬,回身等他。霞光萬丈,他們一同歸去。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牧,童稚不識衣冠。這是我最喜歡的唐詩,以它作結。
這篇文我寫了好久啊救命,原計劃是去年年底完結的,今年上半年工作前所未有地忙,身體也接二連三出問題,電子設備輪著壞,反正就是非常非常不順的狀態,竟然拖了這么久。但寫這篇文的過程也收獲了很多,主要是緩解了我自己的內耗。
非常抱歉讓大家等這么久,也感謝大家等這么久。
立個flag,下一篇文在一個月內開!
耳邊是人生嘈雜,眼前卻一片模糊。她指尖能摸到嫩柳拂過,發絲會被春風撩動,金明池波光粼粼,她被穿花的蝴蝶迷了眼,往前踏了一步,差點被拍岸的湖水濕了繡鞋,慌張之間,風帶起了帷帽上垂下來的面紗。
視線一下子便清晰了——不遠處的岸邊,是穿著一身竹青色袍子的謝月鷺,與她四目相對之后,又覺得不禮貌,匆匆別開目光,但已經遲了,他從耳朵根一路紅到了脖子。
章玉瑛微微一笑,伸手折下三月初春的嫩柳枝,朝他拋過去。
與君初相見,猶如故人歸。
冬日寒風她全然不怕了,她沉沉睡在了春日里。
謝燕鴻將章玉瑛與謝月鷺的衣冠冢葬在一處,在青城幽僻處。
在附近不遠處,就是謝家二老的墳冢,是當時孫曄庭偷摸著幫忙收斂的。只是可惜,謝月鷺是宮變當日殞命的,當時混亂,只立得衣冠冢。
寒冬臘月的,盡是銀裝素裹。
謝燕鴻擦拭了墓碑,手凍得發紅,袖起手來,嘆道:“待到春日里冰消雪融,此處看出去,定是一片好風景。”
囡囡被裹在厚厚的襁褓之中,睡得小臉通紅。襁褓有系帶,長寧將她背在胸前,他背后還是背著那把長刀,小小嬰兒,還沒有刀重。章玉瑛給她取了大名,叫做“屬玉”,鷺鳥的別名。乳娘照顧得很用心,小人兒很是皮實。
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
登基做了皇帝的濟王,在冬日里一病不起,早朝五日有四日都不在。表面上,一切都還運轉如常,謝燕鴻卻知道,底下暗流涌動。
陸少微來的次數少了,每次來都是神色匆匆。
除了她之外,還有別人來訪。不論來人報的什么名頭,怎樣巧舌如簧,謝燕鴻都不開門,終日閉門不出。做皇帝的病了,唯一的兒子又是稚齡,許多人的心思又活泛起來了。
謝燕鴻自嘲道:“連我這樣的冷灶也有人在燒了。”
陸少微緊了緊風帽大氅,臨走前說道:“你們要走的話,開春就走吧。”
謝燕鴻聽懂了她的言下之意,開始逐漸打點起行囊來了。愿意留下守屋子的便留下,想要離開的也自去,謝燕鴻都給足了銀兩。萬事俱備,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小囡囡。乳娘是不可能隨他們一路出關的,照顧小嬰孩沒有想像中容易,謝燕鴻簡直焦頭爛額,長寧卻是得心應手。
“她和小動物一樣的。”長寧說道。
總之,他們在立春那日啟程了。
出城前,他們在離城門不遠處的一家茶館喝了杯茶。茶館清幽雅靜,茶飲也醇香撲鼻,客人頗多。謝燕鴻甫進茶館,便被店小二客客氣氣地引進后堂去。才掀了門簾,便有一婦人打扮的女子拜倒在謝燕鴻身前。
謝燕鴻忙將她扶起,笑道:“玉脂姐姐何必大禮。”
當時,孫曄庭給了玉脂十片金葉子,囑托她交給謝燕鴻,權當逃命時的路資。玉脂昧下了八片,全靠這一筆,她贖身從良,自梳不嫁后,上下打點,立了女戶,經營這家茶館。
玉脂只以為謝燕鴻是來尋仇的,皺著臉苦笑道:“哪里當得起二爺一聲‘姐姐’。”
見后堂吉位有小小神龕,里頭供了兩個牌位,孫氏謝氏。謝燕鴻看了一眼,笑道:“玉脂姐姐今日免我兩杯茶錢,就算一筆勾銷了。”
她以為謝家一門連同謝燕鴻都沒命了,便立了牌位,孫曄庭死后,她又立了一個,日夜上香,權當還了恩情,又減免了一些心里的愧疚。
“我和玉脂姐姐是舊識,此番一別,不知何日再見,祝姐姐生意興隆。”
玉脂又是一拜,這一回要真心許多。
喝罷清茶,謝燕鴻與長寧帶著小囡囡離開了京城。途中謝燕鴻數次回望,直到再也見不到為止。囡囡還小,他們走得很慢,租了車駕,算是半玩半走,途中送走了春迎來夏,經參合關出時,人間又是一度秋。
謝燕鴻穿著布衫,駕著馬車。
長寧騎著馬,一手抱著小囡囡,馬兒碎步小跑,她全然不怕,胡亂揮舞著手,笑聲如鈴一般,響徹這一望無邊的草原。
已近黃昏,夕陽斜照,成群的牛羊如云般在草原上散了又聚。
牛羊自歸村牧,童稚不識衣冠。
謝燕鴻勒停了馬車,靜靜地看這天這地。長寧見他停了,便也勒停了馬,回身等他。霞光萬丈,他們一同歸去。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牧,童稚不識衣冠。這是我最喜歡的唐詩,以它作結。
這篇文我寫了好久啊救命,原計劃是去年年底完結的,今年上半年工作前所未有地忙,身體也接二連三出問題,電子設備輪著壞,反正就是非常非常不順的狀態,竟然拖了這么久。但寫這篇文的過程也收獲了很多,主要是緩解了我自己的內耗。
非常抱歉讓大家等這么久,也感謝大家等這么久。
立個flag,下一篇文在一個月內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