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沉默的大多數-《周天子》
第(1/3)頁
第197章 沉默的大多數
就事論事,在面對貴族的咄咄逼人,姬定還真可謂是有求必應,仁至義盡,貴族對于勞力流動感到不滿,姬定也表示理解,并且還建議制定更加周詳的戶籍制度,以此來延緩這種現象。
縱觀天下,可也沒有比他更加溫柔的變法者。
在衛國他可都沒有這般溫柔啊!
但是.
但是楚國內部一些十分保守的貴族們對此并不買賬。
因為這人口一旦開始流動起來,那就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
比如說經濟中心的轉移。
楚國的分封制度,導致楚國的貴族們都是各自為政,只要不是非常非常偏遠的地帶,大家也都差不多。
畢竟大家的主要收入都是來自于土地,差別不會非常大。
但是如今的話,經濟中心是在向三個大商業圈集中,向主要河道集中。
沒有誰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更好。
此乃人性。
另外,他們也都不傻,一旦全國經濟都控制在這三個經濟圈,那等于是全國一盤棋,對此,他們也有極大的危機感。
基于這些原因,此次貴族的反撲要比屈易為、司馬昭魚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激烈得多。
他們之前還想著,只要姬定愿意做出一定的妥協,那么貴族們必然會見好就收。
但他們磨破了嘴皮子,有著一部分貴族們依舊不愿意就此罷休。
這倒是令來楚國做買賣或者游玩的各國人士看得有些傻眼。
在外人看來,這楚國又要一飛沖天,去年可就是楚國年,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中原,他們就不明白,明明楚國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為什么楚國貴族還要反對。
這都是一些傻子么。
可見有一些時候,旁觀和身處其中,所看到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身處其中的楚國貴族,雖然都比以前要好,但是他們天天面對的就是封邑人口的減少,這在他們看來是非常可怕的呀!
已經有貴族喊出廢除新法的口號。
雖然不多,但這也引起朝廷極大的重視。
畢竟失敗過一次。
王宮。
“他們到底想要怎樣?”
這年輕氣盛的楚懷王對此也是非常不理解,這簡直就是在無理取鬧,他因此大為惱火。
屈易為與司馬昭魚面面相覷。
屈易為是硬著頭皮道:“回稟大王,他們.他們中一些人希望重農抑商。”
司馬昭魚補充道:“因為發展工商業,人口是流動的,導致他們的封邑人口大量流失,不僅僅是奴仆,還有國人和野人,故此光針對奴仆制定政策,他們還是感到不滿。另外,立戶籍一事非常繁瑣,可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夠完成的,他們質疑我們是在拖延。”
楚懷王問道:“他們怎么就不想想,自己為何留不住人?”
“.?”
這個問題,可真是致命。
無人知道該怎么回答。
因為答案就是一直以來,他們都不需要去考慮這個問題,這些人力物力從法律上就規定天生是屬于他們的。
如今要他們動腦子,才能夠留住人,這對于他們而言,那當然是一種削弱。
他們的意思就是,關于這事,不用我們自己去動腦子,必須確保我們的權益。
楚懷王見他們不做聲,心里也明白過來,于是看向昭陽,問道:“大司馬對此怎么看?”
昭陽是糾結半響,才道:“雖說他們是在無理取鬧,但.但是臣以為大王還是應該顧全大局。”
他雖然知道這事怪不得姬定他們,因為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但是他也不能因此站在貴族的對立面,因為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他夾在中間,很是難受。
楚懷王聽罷,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是堅定的支持姬定,這原因很簡單,貴族權力的衰弱,那就等于王權的伸張。
那三個大商業圈都沒有什么根深蒂固的貴族,封邑也少,如姬定的封邑,也只是獲得部分收稅權,都是以郡縣為主,而郡縣的官員,都是由他來任命。
新法對于他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不管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他都將取得主導。
楚懷王突然看向一直沉默的姬定,道:“令尹怎么看?”
姬定道:“臣始終以為該依法辦事。”
“依法辦事?”
“是的。”
姬定點點頭,道:“臣之前建議立戶籍,也只是為了補充我國的仆區法,若是大王以利益為主的話,那不管怎么做,這都會引起大家的不滿,臣建議還是依法辦事。
但不管是之前的律法,還是如今的大小法,可并沒有規定發展工商業是屬于違法行為,也并沒有規定這人口就不能流動起來,而臣也一直在遵守之前的承諾,臣的新法給他們帶去利益。
而新法的要旨,就是促使貴族變強,不能安于現狀,他們都不能給自己封邑的平民帶去更好的生活,大王也就不能指望他們,能夠給楚國帶來繁榮。”
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楚懷王不禁向昭陽、屈易為、司馬昭魚詢問道:“是呀!他們憑什么這么要求?難不成是想讓寡人去守著他們的奴仆嗎?”
昭陽等人皆是沉默不語。
這話怎么回都是錯。
不是得罪這邊,就是得罪那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