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翻身做主-《周天子》
第(2/3)頁
公子疾立刻道:“相邦,我們必須馬上派一支急行軍,繞過前線的楚軍,進攻巫山,與魏章先一步解決巫山的楚軍,如此便可避免魏章他們腹背受敵。”
張儀連連點頭道:“就依將軍之意,我在這里先拖住楚軍主力。”
與此同時,昭陽方面也收到消息,這真是又驚又喜。
楚國方面正準備答應秦國的條件。
不曾想,蜀侯突然叛亂了。
那可就不能答應了。
昭陽頓時就硬了起來,他都不向楚王匯報,直接與秦國交涉,表示楚國愿意與秦國結盟,但秦軍必須退出鄧地,巴蜀那邊則以江州為界限劃分各自勢力,不但不愿意交出宛城,同時鹽泉也不愿交。
談判的同時,昭陽也抽調一支兵馬,前去支援巫山。
他深知只要巫山頂住秦軍的攻勢,那么魏章大軍將會被困于江州。
大不了玉石俱焚。
這時候秦國也不能慫,張儀立刻發動攻勢。
西線只獲得短暫的平靜,很快又是戰火重燃。
而如今東線卻是一片祥和。
此時此刻,姬定正在給徐州的將士們論功行賞。
雖然戰爭遠沒有結束,但是姬定深知,重賞之下才有勇夫。
不能光讓馬兒跑,還要求馬兒不吃草。
賞賜一定要及時。
而且姬定需要一場政治秀,來履行自己的承諾,來穩定住民心。
軍營。
只見五十余人站在臨時搭建的木臺上,神情異常激動。
姬定將一枚徽章別在一名士兵的胸前,還順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好好干。”
“是!”
隨后景翠將一些綢緞、銅錢和一份地契,交予這名士兵。
榮譽加金錢再加土地,那名士兵激動的差點昏厥過去。
臺下的士兵即是羨慕,又是激動。
這一次論功行賞,必將載入史冊,因為站在上面得人,其中有六成是野人出身的士兵,有三成是平民出身的文吏,只有一成貴族出身的將軍。
他們不但得到獎賞,同時還得到了晉升。
這是用行動徹底顛覆楚國的貴族制度。
當然,上臺領獎的,只是得到晉升的士兵,而此次論功行賞,是全民大賞。
不僅僅是針對軍功。
姬定將所有的土地都平均發放給百姓,并且免費提供農具和耕牛。
與此同時,他以新會宗旨為基礎,正式頒布新制度。
首先,人人平等,不管是會長,還是將軍,戶籍上都只有“民”,不再以階級劃分。
其次,財產私有制。
最后,全民教育,但是這個教育是墨家工技學為住的教育。
因為糧食始終是根本,故此姬定必須將土地給予百姓,但這么搞的話,新會將會成為一個農業國。
投身工業的人就會很少。
但姬定深知生產力才是關鍵,如何提升工業,就是以工技教育為主。
當你以工技教育為主,那么工匠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大量的人力將會投入到工業當中,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天才。
工農并重。
然而,財產私有制,又鼓勵了商業發展。
至于士。
姬定認為,這方面的人才,是永遠不會缺少的。
不需要錢去培養。
這權力誰不愛,野心誰沒有,誰又不愿意坐在辦公室里拿著筆桿子干活。
還讓老子為你們錢。
滾!
“老先生身為會長,不出去露露面,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這算不算僭越之罪啊!”
頒布完獎賞之后,姬定來到臺下,向子讓半開玩笑道。
子讓道:“既然人人平等,又何來的僭越。”
姬定哈哈一笑,又道:“如今老先生可以放心了吧。”
子讓瞧了眼姬定,道:“雖然老夫至今都猜不透你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但至少比以前好,老夫是心滿意足啊!”
“這才開始。”
姬定道:“老先生可別這么快滿足。”
子讓笑呵呵直點頭。
他今天非常開心。
終于誕生了一個以墨學核心的政權。
身為墨者的他,怎能不興奮。
“副會長。”
這時,景翠突然走了過來。
姬定問道:“將軍有事嗎?”
景翠道:“副會長將土地獎賞給士兵,那么士兵就得回家耕地,這軍隊?”
姬定回答道:“我打算從各軍中選出八萬士兵,組成一支如魏武卒一樣的常備軍。”
景翠驚訝道:“副會長,那魏國鼎盛時期,也才勉強養得起五萬魏武卒,我們有什么資格能夠培養出八萬武卒來。”
如今新會是一貧如洗,可是姬定給人的感覺,好像很有錢似得。
他確實很有錢,但在養軍隊方面,真的是杯水車薪。
姬定笑道:“景將軍只是看到魏國培養魏武卒的費,卻沒有看到魏國貴族費。
先別說魏國,說說楚國吧,根據我的估算,楚國每年貴族的揮霍,就足夠養一支規模達到五萬魏武卒,這還只是揮霍,沒有算他們每年所得。
而我們新會又沒有貴族,將軍與我一樣,也都是每年拿基本工錢和一些獎金,我們是有足夠的錢去培養一支精銳之師。”
景翠身為楚國頂級貴族,自然是很清楚。
雖然姬定沒有具體去調查,但是這個數據是肯定錯不了,就楚國貴族所占領的資源,別說五萬魏武卒,養十萬也不成問題。
魏國其實也養得起,那魏惠王是很有錢的,孟子經常就這一點諷刺魏惠王,外面百姓饑腸轆轆,你家羊圈,多得都沒有地方放。
新會就沒有這些問題,姬定將資源都發放給百姓,他個人連一寸土地都沒有,但其實是統一資源,因為國家的唯一收入,就是稅收。
官員的唯一收入就是俸祿。
這么一來,資源將受到國家的統一支配。
就這片肥沃的土地,養一只八萬人的軍隊,那絕對養得起。
當然,現在新會確實很窮。
但是新會掌控著大量的土地。
故此第一批職業軍人,他們所得的報酬就是土地,比普通百姓更多的土地。
但是要進入軍隊,可是要經過層層選拔的。
另外,姬定之所以選擇走精兵路線,也是有客觀因素的,目前這里剛剛結束戰爭,是百廢待興,但是由于之前的混戰,大量的壯丁都變成士兵,后方全都是婦女在生產,如果不能馬上恢復生產的話,新會也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姬定必須得讓大量的士兵回家耕地。
趕緊恢復農業和工業生產。
但危機尚未解除,可不能自廢武功。
他也只能采取精兵制度。
他沒有秦國、楚國那種本錢,一言不合就能夠征召出十萬大軍。
如果他這么干,生產都得停止。
他這八萬職業軍隊,都還不是說一步到位,他暫時就先招三萬,其余人都回去生產。
雖然軍隊要進行重組,但也不會有空窗期的,因為這三萬士兵,都是具有豐富的戰爭經驗,同時姬定早就從鄭國調派一批經驗豐富的武官來到這里,幫助他訓練士兵。
另外,新會墨者組織能力,也是當今世界一流,甚至都要強于秦國,因為姬定加入了一些的先進制度。
在之前交戰的時候,新會成員就在幫助那些士兵做登記。
在目前技術條件下,統計的算是非常完善。
而關于郡縣制,也早就劃分好了。
新會的墨者已經在組織大家回家。
雖然新會與齊國的戰爭停止,但是與楚國的戰爭可遠遠沒有停止,楚國怎么可能會允許新會占據楚國的小半壁江山。
這時候將士兵回家耕種,同時只保留少規模精銳,這看似是很危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