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周天子》
第(3/3)頁
姬定呵呵直笑。
《大周民刊》閃亮登場。
文人們是欣喜若狂。
今后自己寫得任何文章,都能夠遍布全國。
當然,第一篇內容,自然還是想大眾闡述整件事情的過程。
各國派來的文士頓時叫苦不迭。
我們的嘴炮再厲害,也敵不過這報刊??!
這怎么玩。
你姬定又作弊。
這輿論頓時就被姬定牢牢控制在手里。
主導洛邑的輿論,自然不是姬定的目的,洛邑本就是支持他的,視為他為洛邑的驕傲,他這是先給魏國來一波宣傳攻勢。
跟我玩輿論戰。
你們真是自尋死路。
大梁!
“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魏惠王抖著報刊,神情激動道:“寡人哪有這么多糧食,還什么寡人的馬吃的比平民都要好,這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說著,他又沖著惠施道:“這是從哪來的?”
惠施道:“是臣去酒舍時,瞧見的?!?
“酒酒舍?”
魏惠王眨了眨眼道。
竟然有人敢在酒舍寫這種爆料,是活膩了么,還是當寡人脾氣好。
惠施道:“如今大梁隨處可見這大周民刊?!?
“隨處可見?”
魏惠王當即呆若木雞,過得半響,他問道:“這是誰寫得?”
惠施道:“看上去不像似寫得,更像似印章印出來的?!?
“???”
“不能再等下去,我們必須馬上出兵,否則的話,無異于坐以待斃??!”
大戊午是焦慮地向鄒忌說道,拿著報刊的手微微有些顫抖。
這種文章,這種數量,這種傳播速度,實在是太可怕了。
這文中清楚闡述,姬定小半生的傳奇故事,同時還寫明他對于大周興衰的總結,就是要以民為本,還順帶諷刺魏惠王養得馬吃得都比平民要好。
這一點孟子可以作證。
關鍵里面還闡述要給予平民上升空間。
這個就很致命。
這不但能夠贏得野人的支持,還能夠贏得國人的支持,畢竟各國高處也就那么幾個大家族,對于寒門,對于中低層,他們也有上升的訴求。
關鍵如今的手段,是擋不住這報紙入侵。
鄒忌十分沮喪地說道:“如果此時我們出兵的話,可能會失盡民心的呀!”
姬定讓權,讓大周占據制高點,還天下人一個天平盛世。
這確確實實是天下百姓渴望。
不摻一點水分。
人家大周剛剛賜封你們,等于是無條件滿足你們的要求,你們這邊就馬上出兵,真是毫無信義可以言,試問誰又會支持他們。
鄒忌是悔不當初,當時真不應該打這輿論戰,直接不承認就行了,他哪里想得到周濟就是世子。
這下真是玩火自焚。
這打也是死。
不打也是死。
怎么辦?
其實他們已經錯過最佳時機。
如果去年他們就不顧后果,舉國之力,來進攻大周,興許就還有機會。
但如今的話,整個楚地、蜀地,都已經從動蕩中恢復過來。
而全新的生產制度和最先進工具,也使得大周與各國的實力是越拉越遠。
徐州。
“將軍,這是最后一批軍備。”
剛剛抵達徐州的魯伯友指著那滿載的貨船向景翠說道。
景翠很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道:“夠了!夠了!這這恐怕都多了?!?
魯伯友笑道:“徐州可是戰略要地,多備一些不會錯的?!?
景翠道:“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是.但是這會不會太奢侈了,如今這士兵的配備的,比我之前都要好?!?
魯伯友道:“其實也不算多,只不過我們現在沒有養太多軍隊,故而才顯得多?!?
景翠點點頭道:“那倒也是?!?
其實楚地本土并沒有多少軍人,之前是十萬左右,如今也只是擴招到十二萬萬,而且其中有七萬是在洛邑前線。
整個東線就只有五萬精銳,當然,還有宋國這個盟友。
但由于沒有王,沒有貴族,官府開銷也非常少,魯伯友畢竟都是墨者出身,非常提倡節儉,以前奢侈的那一套全部給廢除,就祭祀都是用最節省的方式,這方面省下來的錢就足夠養這支軍隊。
再加上去年開荒出大量的耕地。
糧草也不缺。
只不過都在百姓手中。
姬定就拿著鹽、工具、貨幣,去交換百姓手中的糧草,以此來供應軍隊。
百姓也樂意??!
因為生產力的進步,使得他們都有富余。
當然,這也離不開墨家吃苦耐勞的精神,這種精神如今在蜀地和楚地傳播開來。
如今徐州軍真的是武裝到牙齒,這普通的士兵都能揣著一把匕首。
大型的投石機,戰車的克星床子弩,都是一排一排的。
水軍就不用多說,稍微謙虛一點的說,打水戰你們隨時可以一塊上。
景翠都覺得自己是在殺雞用牛刀。
對面的齊軍許多士兵都還是布衣,要真打起來,拿棍子的都有。
沖上去都會將他們給嚇死。
都為齊軍感到發愁。
只不過姬定一直都不下命令,大周士兵也都很愁。
給了這么好的裝備,不打仗,那么多浪費??!
而當今的輿論,是誰先出兵,誰不占理。
大周也是打著和平的口號,不是說要消滅諸侯國。
四王之前為了挑撥離間,也都承認天子。
若是出兵的話,豈不是造反,你能夠造反,下面的人也能夠造反。
可不打的話,姬定就更占優勢。
因為他得民心啊!
他將土地都發給百姓,反正也不是他的。
而之前魏國與新會聯手時,曾占領楚國北部好幾座城池。
當時魏國還沾沾自喜,殊不知,這就是姬定給魏國埋下的地雷。
這些城池突然發生動亂。
他們表示要加入大周。
因為這些城池的百姓,本就是楚人,被魏國統治也就罷了,關鍵隔壁的楚人過得比他們好得多。
他們心里都在想,這不公平呀,我們也是楚人,我本應該跟他們一樣,憑什么我們要被魏人統治。
再加上新會從中慫恿。
這些城池立刻就亂了起來。
平時也就無所謂,以前占領他國城池,也經常發生一些動亂,但在這個要命時刻,那真是不得了。
那邊洛邑天天往魏國發報紙,不但對魏惠王家底胡編亂造,還將魏惠王過往的“英明”決策,重新又再來一遍,喚起魏人痛苦的記憶。
關鍵還是魏惠王的家底,這令大家非常憤怒。
你倉庫里面存著那么多糧食,養那么多牛羊,為什么不拿出來救濟百姓。
還不是野人先不爽的,是大梁的國人先對魏惠王表示不滿,畢竟野人看不懂報刊,他們只能聽別人說,接受訊息沒有那么快,但許多國人看得懂。
那些心懷天下的有識之士都看得懂。
國人就相當于這年代的中產階級,其實他們才是最渴望上升通道,野人畢竟還未開智,需要人給他們灌輸。
就連惠施都備受指責。
然而,這南邊的動亂,對大梁更是火上澆油。
不少國人都以此為由,要求魏惠王履行承諾,歸于大周。
魏惠王在意志方面,遠不如齊威王、趙肅侯、秦惠王,這老頭雖然有諸多缺點,但有一點不錯,就是能夠接受批評,哪怕他不聽,也不會說不準你批評,心胸還是有那么一點的。
天天被罵,魏惠王心里也不好受,整個人都頹了,就將惠施找來,可憐兮兮地向惠施問道:“相邦,如今魏人還將寡人視作他們的大王嗎?”
惠施瞅著頹廢的老頭,心里很是同情,反問道:“大王會責備那義渠王嗎?”
魏惠王愣了愣,道:“寡人與義渠來往甚少,為何要責備他?”
惠施又問道:“大王會責備自己身邊的親人嗎?”
魏惠王回答道:“他們若做錯事,寡人自會責備?!?
惠施道:“道理就是如此,如果魏人不將大王視作大王,也就不會責備大王,他們之所以責備大王,就是因為他們還將大王視作自己的大王?!?
魏惠王聽完之后,心里好受多了,問道:“相邦可有策略,應對當下困局?”
惠施道:“如果現在能夠進行改革,如大周一樣,將土地都給予平民,建辦教育,興許還能夠扭轉局勢。但是,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啊!”
魏惠王聽罷,很是委屈道:“是呀!大周民刊天天罵寡人,縱使寡人愿意將土地發給平民,那些貴族也不會愿意,這土地又不全是寡人的,那大周民刊為何不罵那些貴族,可真是豈有此理。”
惠施沉默不語。
你是大王,上行下效,不罵你罵誰。
魏惠王瞅著惠施,問道:“相邦也認為寡人應該歸順大周?”
惠施沉默半響,才道:“臣與犀首談過,縱使軍心未亂,我軍實力也遠不如大周。”
言下之意,就是正常打也打不過,更何況如今民心都亂了,就更沒法打了。
沒有辦法,因為魏國整個南部都被大周給包圍著,又不想秦國一樣,有關口擋著。
根本擋不住姬定的宣傳攻勢。
魏惠王道:“相邦去跟大周談談,如果寡人愿意歸順,他們又會如何處置寡人?”
惠施道:“估計會跟對待楚王一樣?!?
魏惠王立刻道:“連一個侯爵都不給寡人嗎?”
惠施就道:“如今大周上下可是連一個侯爵都沒有啊?!?
魏惠王又變得猶豫起來,但是他也清楚目前的局勢,好像也沒有比歸順更好的選擇,道:“相邦你先去跟大周談談,看看他們怎么說?!?
惠施拱手一禮道:“臣遵命?!?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