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偵查方向-《韓警官》
第(2/3)頁
領導怎么會問這個問題!
鐘小明楞了一下,急忙道:“岳支是東州人,四年前調過來的,當時南崗因為搞舊城改造,到處大興土木,有幾個團伙欺行霸市,壟斷建材供應和土石方工程。市委王書記覺得南崗市局打擊不力,就想辦法把岳支從東州調過來了。”
南崗是南州區與思崗縣中間的一個縣級市,市-高官一般由南-港-市市委常委或南-港市副市長兼任,市-高官對治下的治安狀況不滿意,調整公安局長很正常。
韓博沉吟道:“這么說王書記也是從東州調來的?”
“是的,王書記是海港人,但一直在東州工作。”
鐘小明頓了頓,接著道:“聽師傅說岳支最早時是搞技術的,現在是高級工程師,有痕跡技術二級鑒定資格,還是省聘刑偵專家,發表過好多文章。以前的履歷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調過來之后先擔任南崗市公安局副局長、代局長。可能王書記后來調走了,沒能扶正。”
原來根基不穩,難怪連李佳琪提到這位支隊長都不是很服氣。
干刑偵不是干其它工作,如果沒領導支持,又不能破幾個大案,很難樹立起威信。如果再遇上幾個老資格的部下,想打開局面更難。
兩個副支隊一個是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一個早在八年前就享受副處級待遇,要學歷有學歷,要資歷有資歷,要能力有能力,周素英還有別人所沒有的人脈,市委常委中的軍分區司令員不可能對她不另眼相待。
韓博真有點同情老單位的新任支隊長,同時又覺得這么下去不好。
正琢磨著是不是給鄧局提個醒,干部不能這么任用,該調整就調整,該流動就流動,不能因為他在南-港市局工作過,常援建在南-港市局擔任過多年副局長,就稀里糊涂搞出個“良莊幫”,鐘小明又說道:“岳支又請了一個刑偵專家,搞犯罪心理學的,我師傅去機場接了,所以他今天來不了。”
“從哪兒請的?”
“不知道,但人是從bj來的。”鐘小明覺得這是病急亂投醫,帶著幾分不屑地說:“搞什么心理特寫,心理刻畫,當這是拍電視劇,還讀心神探呢,反正我是覺得不靠譜。”
小伙子這么認為很正常,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現象。
但很多時候,不論是傳統的刑事偵查模式,還是目前越發依賴科技的現代化偵查模式,往往會暴露出一個弊端,即是對犯罪嫌疑人的范圍劃定無從入手,或者僅僅是通過對監控、各種技偵手段的定位來確定犯罪行為人的空間或者說物理范圍。
一旦在沒有監控、技偵手段運用困難的時候,就像3.29案,偵查員只能跟無頭蒼蠅一樣動用傳統的摸排手段,一家一家的查,一家一家碰運氣,好在掌握嫌疑人的dna信息,可以供偵查人員賭一賭,看能否和某人的dna比上,成功了還好,如果摸排結束毫無線索,這起命案真可能會成為積案。
只要能破案,采用什么手段重要嗎,只要合法就行!
韓博回頭看看欲言又止地李曉蕾,淡淡地說:“犯罪行為與心理的分析和重建,目前還不是一門科學。在國內還停留在民間過分神化,偵查部門過分不屑的尷尬層面。許多基層刑偵部門偵查員經常問,你們能不能把犯罪嫌疑人刻畫的一清二楚分毫不差?能不能將犯罪嫌疑人的形象,所在位置描述清楚以及到底誰才是兇手?問這些問題的顯然是電影電視劇看多了,能做到以上這些的是神棍,不是從事犯罪心理分析的警察。”
“那他們能做什么?”李曉蕾好奇地問。
“說起來可能很簡單,甚至不是很重要,但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經過很專業的訓練和豐富的經驗。比如和技術人員一起還原犯罪現場,技術人員負責犯罪嫌疑人外化動作的還原,他們負責的則是內心動態,這個動態包括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說簡單點就是弄清楚嫌疑人為什么要犯罪;其次還可以幫偵查人員定范圍,確定偵查方向。”
韓博頓了頓,又補充道:“小鐘,你師傅覺得兇手與被害女孩認識,這是熟人作案,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刻畫,只是他自己不知道你們也不這么認為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