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孫悟空幾人也是急忙跟了上去。嗯對了,這次的路上還多了一個傻妞。 飛過了鳳仙郡后,師徒們奔上大路。 此時光景如梭,又值深秋之候。 但見: 水痕收,山骨瘦。紅葉紛飛,黃時候。霜晴覺夜長,月白穿窗透。家家煙火夕陽多,處處湖光寒水溜。 一眾人行至多時,又見城垣影影。 唐三藏正要說話,忽見樹叢里走出一個老者,手持竹杖,身著輕衣。 那老者扶杖問道: “長老那方來的?” 唐三藏合掌回道: “貧僧東土唐朝差往雷音拜佛求經者。今至寶方,遙望城垣,不知是甚去處,特問老施主指教。” 那老者聞言,說道: “有道禪師,我這敝處,乃天竺國下郡,地名玉華縣。縣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為玉華王。此王甚賢,專敬僧道,重愛黎民。老禪師若去相見,必有重敬。” 唐三藏微微點頭,心里開始思索。 玉華縣,那就是九靈元圣那一遭了。 別了老者,師徒繼續趕路,行至城邊街道觀看。 原來那關廂人家,做買做賣的,人煙湊集,生意亦甚茂盛。觀其聲音相貌,與中華無異。 不久后,到了玉華王府前。 見引禮官迎上幾人問道: “長老何來?” 唐三藏回道:“東土大唐差來大雷音拜佛祖求經之僧,今到貴地,欲倒換關文,特來朝參千歲。” 引禮官即為傳奏。 那王子果然賢達,即傳旨召進。 隨后唐三藏一行人進入,孫悟空將關文獻上。 王子看了,又見有各國印信手押,也就欣然將寶印了,押了字,收折在案;問道: “國師長老,自你那大唐至此,歷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唐三藏聽到這話,不由得樂了。 卻說… 普通的唐三藏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自己等人,走到這玉華縣,那是更不容易了啊! 太難了。 把三界仙佛都難哭了。 玉帝和如來都說要散伙了。 想著,唐三藏淡淡的回道: “貧僧也未記程途。但先年蒙觀音菩薩在我王御前顯身,曾留了頌子,言西方十萬八千里。” “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寶方!” 那王子十分歡喜。即著典膳官備素齋管待。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