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奉父不是不知道宋王舊事,畢竟劉裕的名頭還是挺大的,大漢千來以來,首屈一指的賢王,每個大漢宗室子弟的夢想。 也正是因此,但凡念過些書的人,都對卻月陣大多有所耳聞。 咱們呂夫子是個愛讀書的,自然對此有所了解。 卻月陣確實是以步卒,制衡騎卒的一種戰法。 但其實是一種,側重于防御性的戰陣,幾乎沒有主動攻擊的性能。 不僅如此,而且布陣難度相當大。 不僅需要將領有著高超的調兵遣將能力,也需要挑選精明、善戰、善射的精銳士卒。 對兵刃要求以及將士素的素養,都很苛刻。 還非常講究戰車、弓弩兵、近戰兵、水師的配合,依靠有序的反擊、阻擊,才得以實現對騎兵的打擊。 總的來說,卻月陣是就是一種,多兵種協同的戰法。 依靠多兵種,尤其是戰車,與步卒之間的密切配合,進行協同作戰,從而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算是步坦協同的古代版。 總而言之,難度很高,就連岳少謙都沒把握能復刻出來,所以他當年才會創出鉤鐮槍,用來以步克騎,而不是卻月陣。 正因為了解,所以呂奉父更加摸不著頭腦。 皇帝如果說他懂得卻月陣,呂奉父自然不會多加懷疑。 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戰車? 沒有。 驢車倒是有幾輛,但數量太少。 就算人人都有皇帝的駕車技術,也難以形成體系。 人家卻月陣的戰車,是能擋移動矮墻使的啊! 甚至這戰車,才是卻月陣的關鍵之處! 那弓弩? 就目前這些將士們的射術,根本指望不上。 水師呢? 呃.你是在說澡盆子? 呂奉父想都沒多想,勸諫道: “臣覺著,陛下可直接乘澡盆渡水,沒必要與東胡人在岸上干耗著。” 他是見過澡盆渡江的,按照他對澡盆的固有印象來看,先用前面的兩千人,把東胡人的騎兵擋住,拖延時間。 后面的一千將士,將澡盆連接起來,浮于水面,便可如之前澡盆渡江時一樣,輕松渡水。 雖說會損失兩千將士,但他們也能成功渡水。 只要皇帝和大軍主力匯合,一切都不是問題。 而且也并非沒有收獲。 至少全滅了蒲前成所部的兵馬,雖然還沒來得及統計戰果,但至少也有萬余人,兩千換萬余,算得上一場大勝。 至于面對沖來的東胡騎卒,最后選擇了跑路,也是正常人都會做的決定。 人困驢乏的三千步卒,面對養精蓄銳,有備而來的近萬騎卒,直接開溜很正常。 但劉恪顯然是個很有主見的皇帝。 尤其是在有了親朋祭天法力無邊的底氣之后,更是得囂張一些,才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厚愛。 “呂卿,你這一仗打的甚為勇猛,待這一仗罷去,朕便升你為.” 一句話沒說完,前方一陣筒鼓聲。 西側丘陵間,涌出密集的騎兵身影。 尤以西側坡頂最多,筒鼓聲陣陣,伴隨著東胡人吼吼的怪叫聲,馬蹄飛揚而來。 蒲前成以及數萬東胡將士,不惜性命,近乎于自殺式的沖擊,確實消耗了漢軍體力。 而且東胡騎兵速度著實驚人,以至于盡管劉恪在第一時間調度兵馬,此時也沒來得及完全成陣。 劉恪手里的棋盤,也剩不了多少。 而密集的蹄聲轟鳴中,上百名騎兵,順著斜坡飛馳而下。 最前頭剛落入陣地的漢軍將士,隊形頓時大亂,有些不知所措。 有人繼續在前進,有人停下原地防御,更多的是進退失據。 包括下層將校在內,一時間,竟是陷入了混亂之中。 劉恪見此,不由得微微皺眉。 看著動靜,騎兵數量不少,這蒲前成當真是狠得下心,直接用命換出戰機。 不得不說,如果不是他身上掛多,這一波,可能真就跑了。 “呂奉父,你帶親兵督陣,潰逃者立斬!” “啊?” 呂奉父又啊了一聲,腦中也有點發懵,他文官啊,哪里來的親兵?? 他抬頭瞅了一眼,那些自斜坡上沖下來的東胡騎兵,速度遠超步兵。 頗有種碾壓一切的氣勢。 那些被調度去前方抵擋的兩千將士,有些不知所措,難以抵抗。 呂奉父見此,也只得硬著頭皮上了。 雖說是文官,但大漢的文官,從來都不缺少立于兵鋒之下的血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