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順手將字條抽到了自己手里。 帝王真跡,這東西可不嫌少,以當今陛下的成就,拿來當傳家寶是沒問題的。 雖說字兒差了點,但.這未嘗不是一種特色。 沉默良久,狄邯還是開口了: “軍師,陛下到底是個什么打算?” “很簡單。” 薛嘉咳了幾聲,配上個人專屬bgm,解釋道: “如此安排之后,一旦攻下襄陽,便可改變整個荊州的戰局,咳——” 薛嘉沒有說的太明白,但以幾人之智,稍加點撥,便能想明白。 漢軍大舉攻城,全力威壓荊州各個郡縣,給東胡人上一上對抗。 皇帝攻下襄陽,便相當于一個信號。 襄陽都破了,你什么新野什么宛城,還能守得住嗎? 很容易就讓各郡縣的守將迅速歸降,再不濟,也可能棄城而走,攻城略地就容易了許多,很容易占據整個荊州。 而有了一定的優勢,打出了勢頭,后續還能發動百姓,不斷起事。 畢竟皇帝深入汝南,就是為了救援歸義軍這些民間義士,已經賺夠了人心。 稍有優勢,必然會有源源不斷的義軍起事。 同時,荊州戰事一旦順利,管不管蜀南的韓起都無所謂。 你韓起就算要擁兵自重,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打的。 狄邯等人登時無言以對。 皇帝在字條上的安排,很合理啊! 攻破襄陽就相當于總攻信號,拿下襄陽,等同于荊州安全,就算蒲前部派大軍前來硬打,他們也能據淯水而守。 但襄陽,真是那么好打的?? 不過縱然如此,也無可奈何。 皇帝都告訴他們要干什么了,他們總不至于耽誤戰機,違背君命吧? 就這樣,三個將軍在薛嘉的注視下,一起又冷了幾息時間的場,只能聽見不斷的咳嗽聲。 最后可能還是狄邯覺得身上箭瘡沒好完全,身子還有點虛,薛嘉離他這么近還一直咳嗽,自己容易被傳染。 終于是在苦思冥想之際,拿定了主意: “各自先回去,召集部曲,將總攻的事情吩咐下去,一切都按著陛下的意思。” 等到幾人出了大帳,狄邯才稍稍松了口氣。 撫摸著肩上結痂的箭瘡,喃喃道: “十五次了,也不知道,這一次總攻,會不會是第十六次。”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