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之前一直不解,蒲云川一個游戲設計師憑什么參與這樣改變世界的項目,現在看來.如果這一次的景象是回憶的話,那么很有可能,蒲云川就是因為這一次實驗成功后才成為項目重要人物的。 想到此他低聲問道:“有一些細節我忘了,我很好奇,如果實驗成功了,我成為了數據生命,他們就不怕我弄出什么亂子嗎?” “亂子?你指的是什么?”陳卿一愣。 “比如.嗯.我是說像電影里那樣,我一下成為了能控制整個數據世界的存在,就像那些科幻電影里的智能之母一樣,一下控制所有網絡,擁有著顛覆世界的力量.” “額”陳卿先是呆了呆,隨即忍不住好笑起來,自己這大哥果然是做游戲的,思想還挺中二 “怎么可能”陳卿忍住大笑的沖動,搖了搖頭道:“為了保持數據生命的記憶,模擬的環境都是盡可能數據較少,以免沖壞記憶數據,你還想反過來控制整個網絡的大數據,你知道那差距有多大?” 蒲云川也是做程序的,自然也知道,一個游戲的數據容量,換成客戶端壓縮,也就一兩個TB,但是外面那海量的數據容量,就像與一滴水和大海盜區別,連游戲環境里自己都不一定能在數據沖擊下活下來,更不要說是控制整個網絡數據,的確聽起來有些扯淡。 “如果.能進化呢?”蒲云川幽幽道。 “進化?”陳卿一愣,剛想繼續當個笑話,但卻在對方那異常嚴肅的眼神中變得有些尷尬起來,被迫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老實說對方挺中二的,進化都來,但仔細一想.其實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畢竟最初的人工智能模型,就是靠自己錄入大量數據,進行演算進化的,這種方式也算進化的一種吧。 “人的記憶無法承受大數據沖擊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啊?”陳卿一愣:“還能什么原因?人體的神經記憶是有慣性的,即便錄入上去脫離了神經,但那股慣性是沒法改變的,用了很多種方法都不行,所以大家現在對于數據生命的研究才選擇用改變數據環境,盡可能讓數據實驗體在數據不復雜且熟悉的環境里進行實驗” “那如果適應了呢?”蒲云川反問道:“如果人的那股記憶在數據中適應了呢?他能做到容納更多數據呢?” “怎么可能?”陳卿下意識反駁。 “為什么不可能?”蒲云川逼問道:“按照人的生理,對多次發生的事本就會產生耐受性,數據世界不同于現實世界,里面很多東西是不一樣的,但也有很多東西是相同的,我打個比方” “比如.我是說比如哈,我的實驗環境不是在一個游戲里嗎?” “嗯”陳卿點頭,耐心的聽著對方的話。 “那游戲里我能不能擁有一個全新的身份?比如.玩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