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海,自古以來的商貿圣地,但自從中原局勢大變以來,則變得荒蕪起來。 這里人口不少,靠海吃海,漁民眾多,但因氣候惡劣,動則臺風暴雨,土地雖然優渥,但卻極少能種得成莊家,因為你不知什么時候一場海嘯所種植的東西就會功虧一簣。 這駐扎的在這兒富貴之家極少,世家什么的幾乎可以說沒有,在這里混的都是那些不怕死的船商和本地漁民。 江南崛起之后,商貿幾乎都集中在西海一帶,同是冒險,江南可不比東海香多了? 在那之后東海就變成了一片遺忘之地,而也正是在龍宮事件后,秦王就順手占據了這里。 “秦王大人.” 此時島嶼之上,秦王的船只路過之時,無數漁船上的漁民都紛紛熱情的打著招呼,態度明顯很好。 東海的本地人大多過于老實,不喜歡走遠海商貿,主要還是因為天氣太過不穩定,再加上這里漁產豐富,很多人光靠著打魚就能吃得飽活得好,偶爾和那些跑船的換點桑麻,一家子能勉強過下去就行,屬于陷入資源陷阱里的本地土著。 但隨著靈氣復蘇,這里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靈氣暴漲導致天氣越發不穩定,加上水里的怪東西越來越多,很多人打魚都變成了搏命,但也幸虧有了秦王殿下。 他的來到讓海里的妖魔畏懼,不敢輕易獵殺東海的漁民,加上他能阻織蛟龍保護海域,阻擋極端天氣蔓延岸上,在東海人眼里就如神仙一般,于是就這四五年的功夫,這塊被世人遺忘的地方,已經完全被秦王所掌控,可以說他就是這里的皇帝。 “好”秦王態度一向溫和,對待每一個打招呼的漁民都會親切回應,一點也不像一個高高在上的王者,這樣親民的態度也讓他在民間聲望更高,幾乎是人人夸贊。 不過手下人很多對秦王這番態度不能理解。 因為在他們眼里,東海百姓沒有太大拉攏價值。 東海的人過于依賴海產,民間各種工藝都相當落后,基本全靠海外商人換取物資,而這里的人過于保守,更不愿意參軍,以前連跑船走商都會被家人視為叛逆,更不要說參軍打仗了。 所以秦王手底下的兵源如今更多的,還是東海的水軍。 秦王不是陳卿,沒辦法把妖魔加入神道流去除魔性,對人肉的渴望依舊存在,就如曾經的問題,手下精兵強將都是喜歡吃人的,你不可能完全禁止,只能盡量的去禁止,比如處理掉一些外面來的難民,但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既是以妖魔為主的軍閥,為何不一開始就展現高壓,何必在這群只會打魚的東海人面前裝出這么一個形象呢? 很多心腹都清楚,秦王自己就是一個妖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