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別這么說,現在我們倆可是一條船上的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走進店鋪里面,一股松香的氣味緩緩襲來,一位穿著墨綠色旗袍,盤著發髻的婦人走了過來。 “小朋友,你們是來做旗袍的?” “張老師你好!我叫蘇青月,是趙珍院長介紹過來的。” “蘇青月……哦,我就說怎么這么熟悉呢,原來是儂啊,儂在節目里宣傳華夏非遺文化,我很開心的嘞!快快,請坐請坐!” 蘇青月點了點頭,和沈星河坐在了檀香木椅子上面,環視四周,墻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旗袍,琳瑯滿目。 “真漂亮啊,這些旗袍都是您手工縫制的嗎?” “是啊。” 張秋水點了點頭,笑道:“縫制一件蘇繡旗袍差不多要花三個月時間,可以說一針一線全都是我的心血。” 蘇青月:張老師,您愿意將這項非遺技藝傳承給后人嗎? 張秋水:當然愿意了!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沒幾個人愿意學吧? 蘇青月:不,不是年輕人不愿意學,而是愿意學的年輕人學不到。傳承非遺文化難道只能盯著那些城市里的年輕人嗎? 張秋水:你是說? 蘇青月:沒錯,華夏很多山村和鄉村的年輕人沒有機會接觸非遺文化,但他們踏實肯干,如果能讓他們學習這門手藝,不僅可以照顧家庭,還能振興鄉村經濟! 張秋水:有道理,只不過,做旗袍現在不賺錢,他們也未必愿意學。 沈星河:我們星月傳媒愿意出資一個億,在您的家鄉建造一座旗袍縫制工廠,希望您能擔任廠長,推動當地發展。 張秋水:真的嗎?你們真的愿意在我的家鄉建造工廠!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沈星河:沒錯!所以這一次我們過來,是希望張老師您可以出山,教會那些山村年輕人制作蘇繡旗袍! 張秋水:當然可以! 沈星河:我們也有一些條件,那就是您的旗袍將由我們公司來進行宣傳和銷售,也就是說,您以后制作的旗袍將先由我們公司收購,每一件旗袍的收購價暫定為五萬塊錢。 張秋水:年輕人,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現在這旗袍生意可不景氣,你真要按照五萬塊收購?到時候你要是賣不出去可就虧了? 沈星河:張老師您放心!我們有辦法! 張秋水:好吧好吧,你們年輕人點子多,只要能救活蘇繡旗袍,我豁出去了! 蘇青月:張老師,那麻煩您先幫我挑幾件旗袍,我過幾天要用。 張秋水:沒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