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要不識抬舉-《燕辭歸》
第(2/3)頁
有基礎(chǔ)的觀點,便能以此分析實務(wù)上的運用。
而多接觸實務(wù),也就能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反過來就先生們的教導(dǎo)有更深刻的體會。
「父皇也是這么說的,」李邵說完,頓了頓,又道,「我并不討厭去觀政,我只是不喜歡父皇讓徐簡跟著我去。」
李渡呵的笑了起來。
圣上會如此安排,李邵覺得不滿意,但李渡并不意外。
又是指婚,又是讓徐簡去順天府,三五不時地把人叫進御書房,圣上對徐簡的關(guān)切溢于言表。
其中意圖也不難猜。
李邵缺個伴讀。
說是伴讀也不合適,太子缺一個能督促他、引導(dǎo)他的存在,而不是太子指東就不敢往西的伴讀。
徐簡正是那樣的人。
畢竟,滿朝勛貴子弟,能二話不說把太子綁起來的,也就徐簡了。
去年李邵回京,把這事兒與他倒苦水之時,李渡強忍著才沒有當(dāng)場笑倒。
有這樣的仇怨在,太子哪里會愿意叫徐簡管著?
他那位皇六弟,在這件事情上,還是太天真了些。
想是這么
想,李渡開口時,并沒有掀李邵的底:「不瞞你說,我原以為,起碼還得再有一兩年,圣上才會讓你去觀政。
他培養(yǎng)你,信任你,想好了把這江山都給你。
總拽著你,擔(dān)心耽擱了你;放手早了,又怕基礎(chǔ)沒有夯實,反叫你多走彎路。
天家父子是君臣,但他待你,是真的老父親養(yǎng)兒子,為你考慮良多。
如此思慮之下,還有其他子弟能比徐簡更合他的要求嗎?」
李邵抿著唇,認真聽李渡說話。
父皇對他如何,李邵心中十分清楚,也知道伯父講的是實在話。
「可我真就不喜歡徐簡,他那人太難相處!」李邵嘀咕了聲。
李渡拍了拍他的腰板,道:「我認為,這也不能全賴輔國公。」
李邵瞪大了眼睛,質(zhì)疑道:「難道是我的問題?」
「并非這意思。」
相較于李邵的急切,李渡依舊慢條斯理:「同齡人相處是一門學(xué)問。
殿下是皇長子,與幾個弟弟年紀相差很多,你跟著三孤念書時,他們連路都不會走。
先前那兩位伴讀,沒有跟你幾年,就各自因由離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