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尉繚與韓信-《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2/3)頁
聽到這個消息,燕王喜當即雙眼一黑,倒在了王位之上,看著暈倒的燕王喜,整個大殿亂作一團,有人叫太醫,有人則是趁機跑路了,最終丞相穩定了慌亂的眾人,一方面派人將燕王喜送回了后宮,另一方面開始積極組織士兵和百姓守城。
蒙恬看著高大堅固的薊城,臉上充滿慎重。
“全軍就地安營扎寨,等待大帥到來,同時將整個薊城包圍了,清查四周。”蒙恬下令說道,他們一路急行軍,帶著的攻城器械本就不多,打打之前那些城池是夠用了,但是在薊城這樣堅不可摧的城墻就不夠看了。而且他帶領的也是騎兵居多,現在攻城不是明智的選擇。
看著薊城城頭上燕軍的旗幟,蒙恬一甩披風回到了大軍中,城頭上慌忙組織起來的守軍當即松了一口氣,一些被強行抓來當壯丁的百姓更是顫顫巍巍的放下了手中的弓箭,大口喘著氣,慶幸剛才秦軍沒有攻城。
咸陽,章臺宮的大殿內,嬴政端坐在王位之上,看著下方的覲見的楚國侍者,渾身充滿了莊嚴的氣勢。
“將詔書呈上來。”嬴政淡淡的說道。
下方跪拜的楚國侍者當即將李園寫好的割讓土地的文書拿了出去,趙高接過詔書,和另一個內侍打開文書放在了嬴政的面前。嬴政看著文書上寫的割讓的城池和楚王印璽,嬴政揮了揮手,趙高收了起來。
“地圖和戶籍可曾帶來?”嬴政問道。
“此乃巨陽以北十七城的地圖和百姓戶籍,還請秦王過目。”
接過趙高遞過來的地圖,嬴政檢查無誤后說道
“好,既然楚王有如此誠心,我秦國自然愿意結兩國之好。”嬴政說道。
“能與秦國結好,這是我楚國的福分,還記得當年我楚國被吳國闔閭占據都城郢都,便是穆公借兵我楚國,幫助我楚國復國成功。如今國賊熊啟和負芻,意圖反叛,顛覆楚國,又是秦國出兵幫我楚王光復壽春。秦國之恩惠,楚國是牢記永世。”楚國使者當即奉承道,現在秦國勢大,楚國使者巴不得多奉承幾句嬴政。
嬴政聽到楚國使者的奉承,當即開懷大笑,秦國的文武大臣們也是紛紛大笑不止。朝議結束之后,嬴政便召集了呂不韋、李斯、韓非和張蒼,等到所有人都到齊了之后,嬴政說出了燕國的戰局。
“根據軍報,李信和蒙恬已經兵臨薊城了,但他們缺少攻城的器械,而且戰線拉的太遠了,他們現在已經是一支孤軍,所以寡人決定再派遣一支軍隊入燕,你們覺得如何?”嬴政問道。
聽到嬴政的話,四人當即有些猶豫,其實他們都不贊成再出兵的,這一年來秦軍連續征戰,先不說國力消耗,單說士卒們的情緒都可能對戰爭出現了厭惡,現在魏國平定,楚國戰事結束了,只剩下燕國一處戰場了,整個秦國的壓力驟減,正是休養的好時機,但李信深入燕國,如果不派人去接應,一著不慎就滿盤皆輸了。
“可以派人去,但派哪支軍隊,誰領兵這需要好好商議一番,這兩年來戰爭不斷,雖然國庫還能再支持一支軍隊出征,但戰士們也是需要休養的。”呂不韋開口說道。
“仲父不用擔心將士們,寡人準備派遣羽林軍出征,除了接應李信之外,順帶著震懾一番趙國,讓李牧看看我秦國的軍威。”嬴政說道。
羽林軍自從北擊匈奴之后,便一直待在咸陽,看守著秦王宮,之后也就是步武和中壘跟著上了魏國戰場,但也只是經歷了一場啟封大戰,這時候派遣他們上戰場也沒有問題。
“這件事還是需要跟太尉商議一番再下結論。”呂不韋慎重的說道。
嬴政點了點頭,想到尉繚,嬴政又問道
“最近上朝都不見太尉的身影,太尉在干什么?”
“啟稟大王,太尉已經告假半月有余了,說是月前出城打獵,偶感風寒,至今沒有病愈。”李斯回復到。
“哦?偶感風寒半月有余了嗎?趙高你帶著夏無且去幫太尉診脈,太尉對我秦國功勞甚高,若是需要什么藥材盡管用,務必保證太尉的身體。”嬴政吩咐道。
“諾!”
看著趙高來開的身影,呂不韋、李斯、韓非和張蒼心中都明白,嬴政這是派夏無且和趙高去試探尉繚去了。尉繚的真實想法,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現在尉繚半月沒有上朝,自然會引起嬴政猜忌。尉繚的帶兵能力有多高,他們都是親眼見過的,自然明白若是放走了尉繚,秦國將來會面對一個怎樣的敵人。
“棉花和占城稻的收成如何?”嬴政看著張蒼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