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到嬴政的話,趙高當即明白嬴政問的是什么了,說道 “回稟大王,科舉制在東郡再無阻力。” 當初科舉制落實的時候,東郡的反彈最大,作為曾經秦國人才培養基地的魏國,再加上河西學堂的存在,魏國的名士無論是數量還是能力都是拔尖的,同樣也是因為這一點導致魏國的名士十分不屑于和那些平民出身的學子一起參加科舉,他們覺得這是在羞辱自己,所以號召整個魏國上下的名士對抗科舉制,甚至閉山不出,也不再招收弟子。 因為有這些名士的帶頭,一些要參加科舉的魏國名士和學子擔心自己會被排擠,于是紛紛放棄了參加科舉,這讓科舉受到了重創,但是這些人都是有著聲望的名士,加上沒有確鑿的證據,秦國也沒辦法出手,否則容易影響自己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形象。 而當初招賢館負責科舉的人正是陳平,當初陳平聽到這件事第一選擇的是派人去游說這些名士,但是這些名士認為是秦國服軟了,于是便要求科舉取消,否則他們終生不入士,而他們的弟子也不會入仕。 這讓陳平差點沒忍住去宰了他們,最后被逼無奈,陳平只是對著魏國的名士們磨刀霍霍了。就在陳平準備對魏國名士出手的時候,陳平被調任漁陽郡了,所以這件事就交給了李斯去做了。 而李斯自己還有著修改秦法的任務,于是便讓招賢館按照陳平的計劃去做。 招賢館根據陳郡守的指示在東郡舉行恩科,羅網在暗中散播消息,貶低整個東郡的名士。名士要殺了他們,他們可能坦然赴死,但是你要是說他們慫,學問不如別人,他們一個個全部跳腳,于是紛紛站出了出來,想要在科舉上奪得首魁,然后全部拒絕入仕,來打秦國的臉。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跟他們一起參加東郡科舉的人有一個叫做伏勝的十六歲的青年。而伏勝就是陳平的計劃核心,伏勝被稱為伏家最杰出的弟子,甚至在伏家被稱為最有機會接近先祖宓子賤的人,打這些名士輕輕松松的。 伏勝奪得了魁首,如果只是殺人的話,這完全不是陳平的風格,伏勝奪得魁首之后,直接發動了對整個東郡名士的辯論,辯論十五場,伏勝全勝,打的這些名士一個個無法開口,有的人甚至直接喘不上氣倒在了辯論臺上。 甚至伏勝在走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句,有名無實,然后各種貶低這些人為了一舉私心妨礙科舉的落實,等等,直接讓這些人社會性死亡。羅網更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消息散播了出去。 然后這些名士徹底在東郡社會性死亡,甚至有人直接對著他們丟菜葉,而他們的弟子也紛紛離開了他們,親友對他們劃清界限,徹底身敗名裂之后,一些人自盡而死。 因為這些名士徹底沒了聲望去阻擋科舉制的落實,所以大量的魏國名士和學子紛紛參加科舉,科舉在東郡徹底沒了障礙。 “那便好。”嬴政看著漁陽郡的方向說道。 此時漁陽郡內,陳平圍坐在火爐旁,正在看著手上的奏章,這些奏章大多都是各地那個游俠兒又殺人逃走了,或者那個游俠兒組織聚眾鬧事,藐視秦法的事情。 陳平用紅色的毛筆在奏章上畫了一個圈后便放入了一旁的桌案上,桌案上有著不少的奏章了。 “郡守大人,李老爺邀請您去參加今天晚上的李府宴會。”一名小廝敲了敲房門說道。 “我知道了,今晚我會準時赴宴。”陳平說道。 “諾!” 陳平起身整理了衣袍,外面傳來了急迫的腳步聲和盔甲聲,李信一腳踹開了陳平的房門,氣沖沖的坐在了火爐旁邊。 “這些燕國本土的權貴們,當真是該死,當初乃公就該直接剁了他們,而不是聽你的暫時放過他們。”李信怒罵道。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