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三十三章,造神-《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2/3)頁

    四人來到了一家客棧,找了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開始喝茶等著商家給他們上飯菜。很快四人被臺上的說書先生給吸引了過去。

    “諸位,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莫敖大人三破肥良水賊的傳奇故事!”說書先生將手中的堂木拍在桌子上便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先生,楚國現(xiàn)在的莫敖是扶蘇太子吧?”雪女小聲的說道。

    “沒錯,先聽聽。”子游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道,扶蘇要比他們早入楚一段時間,看著說書人的情況,這段時間內(nèi)扶蘇在楚國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且說那肥良水賊,那是一伙數(shù)千賊人盤踞在肥良城外的邵陂之中,其頭領(lǐng)乃是號稱,入海龍的大賊王。這伙水賊平日里燒殺搶掠,奸淫擄掠是無惡不作,經(jīng)常在湖面上打劫來往的商船,可謂是地方一害,肥良的官府也不是痛恨其一天兩天了,可惜這伙水賊在邵陂水面來無影去無蹤,官府每次剿匪都是無功而返。

    恰好,前段日子莫敖大王送葬完大王之后,在前往封地的路上經(jīng)過此地,那入海龍見到有船只在水上行駛便準(zhǔn)備搶劫一番.”

    子游聽著說書人惟妙惟妙的講述也是津津有味的聽著,簡單來說就是入海龍想要劫掠扶蘇,最后又被扶蘇逃脫,扶蘇逃脫之后前往肥良要兵準(zhǔn)備剿匪,在剿匪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三件奇特的事情。

    其一扶蘇識破了肥良的官府和入海龍有所勾結(jié),下套抓了官府引誘入海龍上岸作戰(zhàn),殺的入海龍落荒而逃。

    其二在邵陂與入海龍大戰(zhàn),以身為餌,釣出入海龍,將其精銳大破。

    其三帶領(lǐng)奇兵一舉破了入海龍的老巢,徹底剿滅了入海龍這伙水賊。

    本來很平常的事情,在說書人的講述下這個故事頓時變得高大上了不少,在說書人的嘴里,扶蘇十三歲的年紀(jì)如同天神下凡一般,親自上戰(zhàn)場和入海龍在船只的甲板上大戰(zhàn)了三百回合,將扶蘇的勇武和智慧說的是出神入化。

    焰靈姬看著四周聽得如癡如醉的楚國百姓,整個人是有些不理解的。

    “這些人就這么相信了嗎?扶蘇太子雖然在咸陽有不少好名聲,但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怎么可能跟一個兇神惡煞的水賊打了半天?哪怕真的這個入海龍上了扶蘇太子所在的船只,別說交手,恐怕剛上船就被六劍奴砍成碎塊了吧。”焰靈姬撇了撇嘴說道。

    “他們沉醉的不是故事,而是扶蘇這個人,楚國已經(jīng)許多年沒有出現(xiàn)過一個傳奇般的人物了,尤其是這個傳奇人物身上還有著一部分王室的血脈。”子游說道“楚國這幾十年來動蕩不已,對外被秦國和魏國多次擊敗,對內(nèi)王位經(jīng)歷了三次動蕩,偌大的楚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分裂成兩個國家。

    對外戰(zhàn)事的頻繁失敗,讓楚國曾經(jīng)霸主的地位,消失的無影無蹤,將楚國百姓的驕傲打沒了。而內(nèi)部國家多次動蕩,多個楚王輪換上位,但除了熊啟之外,其他的楚王甚至算不上中人之姿,權(quán)臣當(dāng)?shù)溃瑱?quán)貴與大巫勾結(jié),壓榨百姓。楚國的百姓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而熊啟也只能算的上有手段,但其并不關(guān)心民眾的死活,大有窮兵黷武的意思。

    現(xiàn)在的楚國已經(jīng)讓楚人喪失了信心,現(xiàn)在的他們迫切的需要一個救世主站出來,拯救楚國,重新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而扶蘇在秦國和儒道墨等百家的幫助下,在楚國的聲望已經(jīng)很高了。”

    “但是扶蘇不是楚人啊,他們會這么認(rèn)同扶蘇嗎?”

    就在焰靈姬說完這句話的時候,聽書的人中有人嘆息一聲說道。

    “莫敖大人什么都好,唯獨(dú)就是他不是楚人,否則定然是我楚國之福分啊!”

    那人的話剛落下,便有人直接拍桌而起說道

    “你這是什么話?莫敖大人乃是考烈王的外孫,怎么能不算是我楚人?到是伱是看不得我楚國再次迎來希望嗎!?”

    “說得對,莫敖大人體內(nèi)有著我楚國王室的血脈,怎么能不算是我楚人呢?我楚國并就不通周禮,不尊周制。”有人說道。

    看著下方大有打起來的跡象,臺上的說書人急忙站出來說道

    “諸位,莫敖大人乃是秦國的太子,扶蘇,他的母親乃是考烈王的嫡女,可以算的上是正宗的楚王室后人。若是從母系來論,他的確是我們楚國之人。”

    “就是就是,莫敖大人如此勇武和智慧,頗有我楚國先祖之風(fēng)范。”

    “你們懂什么,扶蘇公子三破入海龍已經(jīng)是很長之前的事情,我可聽說扶蘇公子在六城懲戒了那些假借祭祀之名,實則壓榨百姓,欺男霸女的權(quán)貴!”某個男人傲氣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