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臨陣換將-《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1/3)頁
熊啟平靜的坐在王位之上不動聲色,讓人看不出他的真正想法。
郭開也仿佛是置身事外一樣,對于耳邊紛亂的爭吵仿佛不存在一般。
熊啟看著下方還在爭吵的大臣們心中也是盤算著自己的想法。熊啟心中是想要打擊項燕的勢力,但是目前楚國的情況不允許熊啟廢掉項燕。一意孤行的保住項燕,必然會得罪大多數的權貴,會影響他的統治。還有一點也是熊啟最擔心的,若是對于項燕沒有任何懲罰的保全,對于他的威信將會是極大的打擊。
所以熊啟想要的是借助權貴的力量去打擊項燕,同時又要保證項燕能夠抵抗秦國。
但隨著楚國大臣爭吵的越來越激烈,熊啟的想法也產生了動搖,因為朝堂上的局勢已經超出了熊啟的預料。原本熊啟是打算等到項燕派系和權貴派系勢均力敵的時候站出來和稀泥,但現在的楚國朝堂上支持項燕的人已經遠超權貴的力量了。
熊啟意外的看著朝堂上支持項燕的人,楚國高層官員十六人中有十個人是支持熊啟的,至于大夫之類的官員更是占據了大多數人。看到這一幕熊啟心中頓時出現了殺意,但很快又被按住了。
“夠了,你們爭來爭去的成何體統?”熊啟冷聲說道。
見到熊啟說話,其他的官員也沉默了下來,對著熊啟行禮說道
“臣等惶恐!”
熊啟看著下方信心滿滿流露出笑容的項燕派系的大臣,熊啟的心中頓時感覺到了一陣厭惡。隨后熊啟的目光便放到了郭開的身上。
“郭開,你有什么話要說嗎?”熊啟問道。
看到熊啟點到自己的名字,郭開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臣并沒有什么話說,臣是外臣,蒙大王恩德才暫居于楚國庇佑之下。大臣們爭論之事,事關楚國根本,臣不敢妄言。”
“你是楚國的監馬尹,伱有資格在朝堂上說話。”熊啟冷聲說道。
“大王讓臣說話,那么臣便說一些粗淺的建議。臣認為現在大敵當前,大司馬繞過朝堂讓其子項梁帶兵撤走竟陵應該是針對當前秦國的攻勢做出的最佳選擇。
論打仗在做的沒有一個人能夠和大司馬相提并論,大敵當前,楚國除了大司馬之外沒有任何能夠和秦國抗衡。所以臣認為當務之急是派人穩住大司馬,讓大司馬繼續和秦國對抗,而不是在這里爭論大司馬的命令有什么問題。
至于說一些大臣們所說的,今日之李牧,便是明日之項燕,此話純屬無稽之談。李牧乃是背信棄義之小人,大司馬在楚國一心一意為楚國著想,大司馬對于楚國的忠誠毋庸置疑的。
我在趙國的時候也常常聽到過大司馬的名字,大司馬對楚國忠心之名早已傳播久已,在百姓之中更是流傳頗廣。大王懷疑誰也不能懷疑大司馬。”郭開拱手說道。
聽到郭開的話,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愣住了,他們沒想到郭開竟然選擇支持了項燕。郭開平日中和權貴派系走得近,無論是哪個派系的人都認為郭開會支持處置項燕,倒沒想到郭開竟然秉持正義之言了。
郭開雖然是外臣入楚,但郭開帶來的人都是頗有才能的人,加上郭開一直散財交朋友,看似郭開在楚國沒什么影響,但實際上郭開在楚國朝堂上也算是一小股不弱的勢力。
聽到郭開的話熊啟也是一愣,支持項燕的右令尹感激的朝著郭開笑了笑,郭開也是隱晦的朝著右令尹點了點頭。如此同僚和睦的場景在熊啟看來卻格外的刺眼。
熊啟的臉色平靜如常說道
“你的話倒是中聽。”
郭開的話到底中聽不中聽,只有熊啟自己知道。
“大王,如今群臣已經拿出了意見,認為可以暫時放下這件事,派人去向大司馬詢問清楚即可。只要大司馬做出解釋,必然能夠穩定楚國上下。”右令尹趁熱打鐵說道。
熊啟并沒有去看右令尹,讓右令保持著躬身的樣子。大臣們沉默的看著這一幕,一時間所有人的心上仿佛被壓著一塊石頭一般。
“右令尹說得對。”熊啟冷聲說道“讓大司馬回來解釋吧。現在秦軍匯聚在當陽城,當陽城有著二十萬大軍還有著風林火山四位將軍在,讓大司馬咋還那你是回到郢都解釋也不礙事。
至于項梁,讓他堅守隨城,沒有寡人的命令不能讓其撤退!我楚國之疆土可以讓敵人打下,但不能拱手送給其他人!讓大司馬秘密回到郢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