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豈敢,先生能來我這里是我的榮幸,但是您突然到來,我沒有什么準備,還請您不要生氣。”張耳說道。 “這些虛禮就不需要了。”子游說道“我到了大梁之后,聽說你病了,所以就想著來看看你。不過我看你的身體很好,并沒有外面說的那般嚴重。” “多謝先生關心,我本身沒有病,只不過最近上門的江湖俠客和士人有些多,我不想要見他們,所以就用生病的名義打發了他們。”張耳拱手說道。 “嗯。” 子游點頭并沒有再說話,而是看向了張耳桌子上寫了一半的書信。看到子游看了自己的書信,張耳頓時緊張了起來,因為這封書信是他給子游的一個門客寫的,門客之間寫信交流自然沒有什么,但這個門客和張良有所勾結。 “這個叫做韋林的門客,我怎么沒有印象?”子游看著書信的開頭說道。 “韋林不過一個無名小卒,先生自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現在是山陽的縣尉。”張耳說道。 “原來如此,你這書信上說讓其不要與賊人深交,是什么意思?”子游抬頭看向了張耳。 被子游凝視著,張耳頓時感覺到了一股巨大的壓力。看著子游淡漠的目光,張耳清楚東郡的情況自己的這位主君已經很清楚了,而他自己和張良的消息很可能也被子游知道了。 “張耳愧對先生!”張耳跪在地上俯首對著子游說道。 “你還知道愧對我?說說吧,為什么?”子游坐下淡漠的說道。 “張耳愧對先生的信任。當初反賊張良在找到我的時候,我應該第一時間通知官府抓捕他。更不應該因為心中的私心為其提供庇佑,更不應該在暗中收留當初舊魏國所留下的權貴。”張耳跪在地上說道。 聽到張耳的話,子游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沒想到張耳竟然背著他做了這么多事情。原本他只是以為張耳隱瞞了他那些門客的所作所為的,但沒想到張耳竟然在暗中和張良以及反秦勢力有所勾結。 “現在的秦國不好嗎?東郡的百姓生活要比當初生活在魏國的時候更好吧?當初你帶著信陵君的門客效忠于我的時候說過,信陵君最大的愿望有兩個,其一重新霸魏之風采,讓魏國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其二便是讓魏國的百姓衣食無憂。第一個的愿望信陵君因為自己王兄的背叛已經喪失了希望。所以他希望能看到第二個,而我答應會實現第二個。 現在東郡百姓雖然不能說衣食無憂,但也能滿足溫飽了。你為什么心中有了反心?”子游問道。對于張耳背叛,子游其實并不怎么在意,其一是因為歷史上的張耳可是在秦末的時候和陳馀兩人投靠了陳勝吳廣,并且在扶持趙王室的后裔,恢復了趙王。最后又幫助劉邦滅了項羽,可以說歷史上的張耳自始至終都沒有效忠過秦國。 其二便是在子游看來,自己和張耳屬于是合作關系,子游答應實先讓魏國百姓豐衣足食,而張耳帶領信陵君的門客投靠他。 “好,但張耳備受信陵君的器重和信任,卻在魏國危亡之時,出賣了他的母國,張耳心中有愧。所以在發現逃離的魏國舊貴的時候,選擇了包庇他們,想要給他們一條生路。張良聽說了這件事便以為我心中也有了反秦之心,便想著拉攏我。 但我并沒有答應,而他則是在大梁附近的村莊駐扎了起來。我擔心他聯系我的事情暴露了,于是我便幫他遮掩了蹤跡。”張耳說道。 看著張耳,子游的眼中閃過一抹冷光,但隨后又恢復正常。 “張耳你也算是名士,你怎么會做這種沒腦子的事情?”子游嘆息道。 “是我糊涂啊。張耳有愧先生。”張耳哭著說道。 “你再跟我說說,門客的事情吧。都有誰和張良勾結了?”子游問道。 張耳還是仔細的為子游講解東郡門客們的事情。信陵君的門客素質雖然是戰國四公子中最高的一個,但也不都是剛正不阿之人。在獻出魏國有了功勞之后,嬴政封賞了他們,因為秦國的官吏不夠,加上他們都是子游的門客,所以嬴政讓他們暫時管理地方。 這些門客當了半輩子門客,突然成為了有實權的官吏,心里還是膨脹了起來。最開始的東郡處去恢復之中,他們不敢過分,也不敢斂財聚權。隨著東郡恢復如初,并且快速發展發展起來。嬴政也開始派遣秦國培訓出來的官吏取代他們。所以他們便借著子游的名號,加上東郡大部分都是他們同出身門客的人所掌控著,于是他們便開始斂財聚錢。 在有了錢財之后,他們便開始征召門客,自己過了一次主君的癮。而投靠張良的人一開始投靠秦國是因為大勢所趨,加上有利可圖,他們才愿意投靠,而之后習慣了手握實權,但突然被取代,他們心中不平衡,于是就被張良有機可乘了。 他們和張良勾結起來之后,開始更明顯的斂財為張良的反秦事業提供錢財和人手。 “你就這么看著他們錯下去,并且幫助他們瞞著我?”子游問道。 “是。”張耳說道。 子游看著張耳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