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八十五章,秦王政十二年,新的開始!-《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1/3)頁

    楚南公臉上充滿了酸楚。

    “我這是在幫道家天宗做事。”楚南公的語氣充滿了辛酸和無奈“我逃出陰陽家之后,還沒來記得怎么樣,就被道家天宗的人發現了。赤松子那個老頭親自出手,將我抓住了。赤松子說讓我帶你去西域,他可以以道家的名義去和秦國、陰陽家商議讓我恢復自由之身。”

    張良臉上的懷疑更深了。

    “您是秦國的通緝犯,道家又是支持秦國的,道家的曉夢大師更是被尊稱為國師,天宗怎么可能抓住您,又放過您?”

    “我也不明白,但是道家,尤其是天宗,他們完全就是瘋子,他們要干什么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楚南公說道。

    考慮到道家天宗的特性,張良臉上的警惕才消失不見,隨后便是一陣不安。楚南公說要帶他走,顯然是道家要帶他去西域,他這算上是才脫離狼窩,又入虎口了。秦國做事還是有跡可循的,只要躲藏的好,暴露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道家,還是天宗,正是楚南公說的完全就是一群瘋子,他們要干什么,沒有人知道。跟這樣的人混在一起,張良心中十分的不安。

    “您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張良看著楚南公問道。

    “我就知道瞞不住你。”楚南公嘆氣說道“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道家應該是看上你的資質了。從我見到伱的第一眼,我就覺得你并不適合儒家。雖然你的祖父將你培養成了儒家的弟子,但是身上自有的資質適合道家,適合跟著那群瘋子去修仙問道。”

    聽著楚南公的話,張良只感覺荒唐,自己從什么地方看都不像是適合修道的人,甚至他和道家都沒有接觸過,道家怎么知道他適合修道?

    “你是搞不懂道家這些瘋子的。不過這的確是個好機會,你跟著道家離開,秦國自然不會再追究你的問題,西域小國眾多,你隨意占據一個國家也可以建立韓國。”楚南公說道“是時候放下你的國仇了。你的祖父是自殺死的,否則也不會在讓你離開韓國之際,讓你放下韓國,好好的活下去。”

    “我祖父是自殺的?”張良愣住了,他無論從什么地方得到的消息都是他的祖父在秦軍破城之時,被秦軍殺死的。

    “是的。當初遇見你的確是我故意而為之,但在此之前我陰陽家的人的確在新鄭,他們是親眼看到你祖父回到了自己的府上,最后服毒殉國。之后秦軍還對你的祖父厚葬了。他的墳墓就在新鄭你們張氏一族的祖墳之中。”楚南公說道。

    聽到楚南公的話,張良心中有種說不清的感覺,看向彭城的方向,此時的彭城上空已經升起了濃煙滾滾,秦軍已經攻破了彭城。看著彭城張良心中好像是出現了一道曙光,又看了看四周因為戰亂已經荒廢了的農田,以經破敗的村莊。

    “我知道了,我去西域。但我要帶上項羽一起走。項燕將軍對我有恩,我不能讓項氏一族在這里斷了。”張良說道。

    “好,你到前方的十八里渡口等我,我去帶回項羽來。”楚南公說道。

    “有勞,南公了。”張良行禮說道。

    張良牽著馬朝著十八渡口的方向而去,而楚南公則是朝著彭城的方向走去。

    此時的彭城已經被韓信帶領的秦楚聯軍攻破,韓信帶著大軍圍困了尉繚所在的縣令府,此時的縣令府的大門大開,里面早已空無一人。

    秦軍一擁而上,韓信來到了縣令府的大廳之中,四周空無一人,只有穿戴盔甲的尸體。韓信上前掀開了盔甲的面罩,露出了尉繚的面容。韓信向下看去,發現尉繚的手中還有著一封信。

    韓信打開書信,看著尉繚最后的遺言,在看完一切之后。韓信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恩師,第一個發覺自己并且給自己啟蒙的恩師。

    “厚葬吧!”韓信聲音有些嘶啞的說道。

    “諾!”

    四周的士兵恭敬的將尉繚的尸體抬了起來。尉繚雖然是叛軍主帥,但他曾經是秦國的太尉,幫助秦國制定了滅六國的戰略,在秦軍尉繚人雖然走了,但是威望依舊存在。

    “搜捕叛軍,除了領頭的項氏一族之外,其他的盡可能抓活的。”韓信說道。

    “諾!”

    張良站在十八里渡的橋頭上,看著天色逐漸暗淡下來,但還是不見楚南公的身影心中開始焦急了起來。很快一陣腳步聲響起,張良抬頭看去。楚南公拖著一個昏迷的項羽朝著他走來。

    “不愧是項氏一族的后人,骨子里的驕傲和項燕是一模一樣的。”楚南公說道。

    “多謝南公了。我們走吧。”張良又看了一眼彭城的方向。

    “走吧,一統并非是錯事。秦國雖然對待六國權貴苛責了一些,但對待各國的百姓卻是極好的。我已經有多少年沒有見過各地的百姓有如此豐衣足食的時候了。”楚南公說道。

    “是啊,只可惜這天下終究不是韓國的。”張良輕聲說道。

    回應張良的只有十八里度的清風和咆哮的河流,清風和河流不僅送走了張良的話,更是將張良心中不肯放下的仇恨也帶走了。

    張良和楚南公帶著昏迷的項羽朝著太乙山的方向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