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xiàn)在的長安城里,已經(jīng)亂成一鍋粥。 圣人走后,殺人放火,做什么的都有。 好像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人了一樣。 眼下的長安城,就算是安祿山的軍隊不攻打過來,他們都能人吃人把自己害死。 “梅妃娘娘,此地不宜久留,你先隨我離開避難。” 她很想去追上李隆基,但是實在是不放心梅妃的安危,她總不能看著梅妃像歷史上所演的那樣投井自殺。 更何況,梅妃還是沈墨的姨母。 梅妃向來都是明事理的人,她沒有多問,火速穿上了外套,用一根簪子將長發(fā)挽起來。 “我們?nèi)ケ茈y了,大唐怎么辦?” 梅妃還是不放心長安城里的一切。 直到現(xiàn)在,她都無法接受李隆基已經(jīng)逃跑,大唐危在旦夕的事實。 她不敢相信自己之前做了那么多,都是白做。 “我會想辦法追上李隆基,讓他御駕親征的,娘娘在這里實在是太過危險,我先帶你去躲一躲,您不能有事。” 李青珩來不及跟梅妃過多解釋,拉著梅妃的小臂就往外走。 好在上陽東宮偏僻,她早年間發(fā)現(xiàn)的避難地方正好就在皇城北邊,出了上陽東宮再往北走就是了。 就算是戰(zhàn)亂來了,也不會禍害到她的防空洞。 梅妃不情不愿地跟著李青珩從上陽東宮出來,一直往北走。 此刻太陽已經(jīng)出來,晨曦的微光將眼前的場景籠罩的密密麻麻,處于一種清楚與不清楚的界限。 等到要出長安城時,梅妃卻停住了腳步,不在往前走。 “沈墨他怎么樣?何時回來?” 梅妃心中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沈墨。 李青珩看著梅妃,抿了抿唇,目光落在遠處的宮墻上:“他會回來的。” “所以,他直到現(xiàn)在也一直杳無音信?國破家亡,你讓我如何逃難?我哪怕是與大唐同生同死,也不想逃難,我豈是貪生怕死之輩?我與沈墨,皆不是貪生怕死之徒,郡主這樣,也未免小看了我!” 梅妃從未在外人面前失控過,如今卻是失控了。 她連著說了好長的一大串話,鐵骨錚錚,盡是風骨。 不知為何,李青珩感覺在梅妃身上看到了沈墨的影子。 她又想起沈墨來,哪怕是生死,也要做大唐的脊梁,也想著救大唐于水火。 李青珩的目光落在梅妃身上,唇瓣微動,好半天才開口:“我不能讓您有事,姨母,若是他歸來,我如何向他交代?” 一向強硬的李青珩,說起這話的時候,語氣軟了很多。 梅妃怔怔的看向李青珩。 姨母…… 郡主從來沒有叫過她姨母。 她心里清楚,這聲姨母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她是郡主的親人,是沈墨的親人,他們把她當做親人看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