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璟一番慷慨激昂的發(fā)言,直接將一眾讀書人的氣氛都調(diào)動了起來。 原本死氣沉沉的氛圍,轉(zhuǎn)而變得激昂了起來。 甚至有考生問道:“仁遠伯,陛下真的不會忘記我們嗎?” 作為一個落榜的考生,他并不覺得自己這樣沒上榜,還能被皇帝關(guān)心。 但說這話的是蘇璟,他也不是完全不信。 蘇璟笑道:“有些話我說了沒用,但若是不急的話,你們不妨在京城再待幾日,到時候自然能知曉陛下有沒有忘記你們了。” 對于大明讀書人的地位,蘇璟還是有所了解的。 老朱對于讀書人十分的優(yōu)待,包含在方方面面,都給予了相當優(yōu)厚的政策。 只不過,這會才是大明的第一次科舉,許多的事情,還沒來得及提上議事日程。 “好,既然仁遠伯說了,那我就看看。” 這位考生點點頭,似乎是得到了鼓舞。 其他落榜的考生亦是情緒平復了不少,或者應該說激昂了起來。 對于許多的考生來說,這一次的落榜打擊真的太大了。 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zhì)上。 蘇璟的鼓舞,一方面是精神上鼓動他們,另一方面則是告訴他們,皇帝沒有忘記他們,物質(zhì)上的彌補也不會差。 當然了,還未發(fā)生的事情,蘇璟也不會明著說出來的。 假傳圣旨,這是大罪。 考生們情緒恢復,緩緩的從至公堂內(nèi)離開,但人實在是太多了,足足接近一個時辰,這才算是全部安全的離開。 若是搞的不好,很容易就形成踩踏事故了。 等到考生散盡,宋濂一臉憂愁的看向蘇璟道:“仁遠伯,此事你不該如此草率啊!陛下從未提及過對于這些落榜考生的處理,你怎么能公然之下和他們說這些話呢?” 蘇璟看向宋濂,略有些失望。 沒想到自己剛才那般慷慨激昂的話語,竟然也對宋濂這么個老學究起作用了。 “宋大人,剛才我說的話,可是為了大人你啊!” 蘇璟感嘆道。 宋濂神色一怔,有些不理解的問道:“仁遠伯,你此言是何意啊?還請解惑。” 蘇璟無奈解釋道:“宋大人,這一次的主考官是你對吧。” “嗯,陛下欽定的老夫,承蒙陛下信任。” 宋濂點頭,頗有些自豪。 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這對于天下讀書人來說,那就是一個莫大的殊榮。 能當大明開國之后第一次科舉的主考官,宋濂很是驕傲。 蘇璟淡淡道:“陛下是信任你不錯,這些上榜的名單,自然也是宋大人連同翰林院眾多翰林學士一起擬定的吧。” “是,仁遠伯說的不錯,一共三千二百四十二份考卷,老夫與翰林院眾多同僚,日夜奮戰(zhàn)了整整十日,這才算是擬出了這個名單,絕對是公平公正,也無懼任何的檢查。” 宋濂相當自信的說道。 這些考卷,全都是他親力親為去審批的,他自問自己做的已經(jīng)十分公正了。 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公平公正。 畢竟這事關(guān)天下讀書人的命運,若是科舉都失去了公信力,那大明也絕對會遭受巨大的影響。 蘇璟聽著宋濂這番話,總算是明白了,為什么到了洪武末年會出現(xiàn)什么南北榜案。 雖然那時候已經(jīng)不是宋濂當主考官了,但這風氣已經(jīng)傳下去了。 “宋大人,我方才對那些考生說的話,你應該聽的很清楚吧,其中的南北士子錄取數(shù)量,你可有意識到其中問題?” 蘇璟淡淡反問道。 宋濂聞言立刻又看了一眼金榜,過了一遍之后點頭道:“南方士子的確居多,但老夫問心無愧,哪怕是要同陛下拿出所有卷子一張張的核對亦是無懼!” 宋濂自問自己足夠公平,絲毫不擔心。 蘇璟搖了搖頭,這老頭真是只把自己當考官了。 “宋大人,你可曾想過,若今后每年之科舉考試,都是南方士子居多,那么北方士子會有何想法?” 蘇璟淡淡道:“若是北方士子群起攻訐你宋大人則主考官不公正,你覺得陛下是相信你,還是相信那些北方士子。” “又或者宋大人以為,北方士子讀書不行,就不應該入朝為官,登科進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