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著楊老打開話匣子,正式開始會議報告,王帆停下了和王爸的交流,專心致志的在下面聽著,這種大方向的宏觀性的主題交流,在某種層次上對于他而言,是相當有意義的。 楊老作為院士,他的看法肯定是上面最主流的看法。 最起碼能夠幫王帆調整后續方向。 想要最高效的達到推進文明進度影響,并不是說隨隨便便拿出來一份科技技術資料落地就行。 還得考慮到配套以及具體的生產力。 就比如說在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拿出AK47,自行火炮,甚至航空母艦的全套生產資料。 的的確確是高于了當前文明。 然而,又有什么用呢? 級別差距的過高,使得根本沒有辦法轉化成實際的生產力,也就無從談起去推動文明進度。 中午十一點半。 在一片雷鳴般的掌聲中,楊老結束了他的主題報告。 全場也迎來了中午休息時間,下午兩點再正式開始。 這一邊,王帆剛準備帶著實驗小組成員以及王爸去學校食堂,簡單對付中飯的時候。 他發現自己周圍已經被包圍的水泄不通,不但有學生,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教授學者。 “王帆大佬,簽個名?!? “王帆大佬,能合個影嗎?” “王帆大佬………” 這是學生們嘴里喊出來的話。 “王帆先生,我想知道您是如何實現控制硅基材料體系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無序擴大化的?” “王帆先生,能說一說您是怎樣實現4400MAH/G如此高的能量密度的,硅碳負極離子材料真的可以達到嗎,有沒有一些其他的方法。” ………… 這是學者教授們提出的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