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呂布也好奇。 “哦,還有哦,這部戲我們找俞姐拿了3000萬的資金。”胡婧又道。 “大投資的戲?”呂布問道。 “對,預(yù)計為1億的成本。”胡婧回道。 “導(dǎo)演和編劇是誰?”呂布又問道。 “導(dǎo)演是陳加上,編劇是陳加上、劉浩良和鄺文偉。”胡婧答道。 “陳導(dǎo)啊。”呂布與陳加上是認識的,當初拍《老鼠愛上貓》時通過他找了曾嚟參演。 說話間,曾嚟拿著劇本回來了。 呂布迫不及待地翻閱。 【片名:畫皮】 這一看就知道是改編自蒲松齡的短篇集《聊齋志異》了,跟倩女幽魂一樣。 【故事梗概:講述了秦漢年間都尉王生在與沙匪激戰(zhàn)中救回一位絕色女子,為九霄美狐小唯披人皮所變,她與王生、佩蓉之間由此產(chǎn)生了錯綜復(fù)雜的愛情……】 劇情的話,跟倩女幽魂屬于同一種套路。 定位也差不多,魔幻愛情片。 老實說,這個題材現(xiàn)在很有市場。 當然,前提是要拍好了才行,得有像《倩女幽魂4天之道》那樣的質(zhì)量。 見呂布看完了,曾嚟便開口問道:“怎么樣?” 胡婧也看著他。 呂布鎖著眉頭,沉吟片刻,道:“先聽真話,還是先聽假話?” 曾嚟:“真……” 胡婧:“假……” 呂布眉頭舒展,微微一笑,道:“好吧,我個人認為,這個劇本只有6、7分的樣子,陳導(dǎo)對于畫皮這個故事的改編非常大,明末變成了秦漢,書生變成了將軍,女鬼變成了狐妖,老道變成了降魔師……”說著,他想起曾嚟曾經(jīng)在電視劇《新聊齋志異之畫皮》中演過因丈夫拋棄化成厲鬼前來報復(fù)的怨婦梅三娘,還被觀眾稱為“最美聊齋女鬼”,于是道:“小嚟之前演《新聊齋志異之畫皮》時去看過原著嗎?” 曾嚟點頭道:“看過,寫的是有個姓王的書生,遇到一個美麗女子,心生愛意,對方自稱是富家逃妾,無處安身,王生就帶她去了自己書齋,與她同居,王生的妻子陳氏怕惹麻煩,叫他送這個女子走,而他又舍不得。” “后來有個道士看出他撞邪,他不信,結(jié)果回去看到房間中有一個丑陋兇惡的鬼怪正在畫一副人皮,而人皮容貌正是那美麗女子,趕緊求助于道士,道士給了王生一只拂塵,說掛在門上就能趕走惡鬼,可是那女鬼不甘心到嘴的鴨子又飛走,于是毀壞了拂塵,跑進王生躲的臥室,挖了他的心吃掉,逃走了。 “陳氏叫他的小叔子請來道士,道士出手抓到了化身為老婦人的惡鬼,并剝皮殺死,但是他的法力不足以復(fù)活王生,就推薦他們?nèi)フ乙粋€瘋乞丐,陳氏親自去求乞丐救丈夫,卻被百般羞辱,還被迫吃下了乞丐的濃痰,結(jié)果回家收殮丈夫尸體時,惡心嘔吐,吐出一顆人心落入丈夫的胸腔,王生就此復(fù)活。” 她對每一個角色,不管大小、主配,都極其認真,而像是改編或者翻拍的,即便導(dǎo)演沒有要求去了解原著、原版,她仍然會自己去揣摩和研究。 這是為了更好的將角色呈現(xiàn),也是對觀眾、粉絲負責。 不似有的演員,別說去了解原著原版了,就連劇本都不看,而是讓助理去看,對戲同樣讓助理去對,演的時候往那一站,擺幾個姿勢,嘴里說著12345。 胡婧聽完,笑了笑,道:“咦,好像跟倩女幽魂差不多嘛,書生,女鬼,道士。” 在封建社會的時代背景下,蒲松齡筆下的故事形成了【女妖+書生】、【一男雙美】、【娶妻納妾】的固定套路,比如改編成影視劇較多的《畫皮》、《聶小倩》,以及《蓮香》、《小謝》、《宦娘》等大多都遵循這一設(shè)定,而且當時的文學作品描述的男女形象較為單一,男性大多強壯偉岸,女性全都溫良賢淑,《聊齋志異》卻不同,書中的女妖、女鬼,大部分都是個性鮮明、主動出擊、不走尋常路,跳脫“圣人之道”的束縛,訴說心中的愛與夢。 呂布接著道:“《畫皮》是《聊齋志異》中口味最重的一篇,全文的點睛之處是‘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是蒲松齡借妖魔鬼怪神狐傳說,對當時黑白顛倒、忠奸不分的社會現(xiàn)實深刻地批判,同時,又是對陳氏愚忠于‘愛人之色而漁之’的丈夫,以承受杖擊之痛、食人之唾之辱來挽救心愛之人的行為表示同情,可是陳導(dǎo)的這個劇本,弱化了批判,強化了愛情,有點本末倒置了。” “而里面不少設(shè)定和臺詞不合理,像是狐妖要吃人心和披人皮來維持人形、隱藏身份就十分的牽強,在神話故事、志怪中的狐妖就沒有這樣的,為了‘畫皮’二字而強行套設(shè)定是不可取的;又像是夏冰這個角色自稱‘降魔者’,這個稱呼明顯是為了迎合西方審美,秦漢時期的背景設(shè)定,若是不想叫‘道士’,可以叫‘捉妖師’,乃至‘煉氣士’;臺詞像是王生對小唯說‘我愛你,但是我已經(jīng)有佩蓉了’、‘還給我,如果你愛我,把佩蓉還給我’,狗血偶像劇的味道過于濃烈。” “還有就是最后就是結(jié)局,如果小唯復(fù)活的是佩蓉,這部戲可以看做是‘癡心丈夫以命相求,狐妖翻然領(lǐng)悟愛的真諦’的新浪式標題黨社會倫理劇,雖不深刻但也悲情;如果復(fù)活的是龐勇,那可以看做是‘三怨侶攜手共上路,對鴛鴦終成美眷屬’,凄苦卻透露出一股子溫情;如果小唯選擇誰都不復(fù)活,那這也是部透著魯迅似的‘我一個也不寬恕’的絕望黑色藝術(shù)片;但小唯犧牲自己救活了所有人,這個在我看來是敗筆,大團圓來得太生硬……” 他講了很多,從各個方面指出陳加上這個劇本的不足之處。 話有點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