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這是電影?-《這個明星過于兇猛》
第(2/3)頁
“確實挺搭的,跟其他人怎么演都更像是在談戀愛,只有跟飛哥演像是夫妻。”
“嚴夫人這個角色形象設計得極具古典的韻味,漢韻十足的衣裙,點綴著傳統的刺繡和圖案,使她的充滿了故事和歷史。”
“真美!”
……
影廳里,時不時地會出現交頭接耳的現象,基本上都是在討論電影的。
這的確是比較沒素質,但是杜絕不了。
因為,看到一些感興趣的情節或者角色,總是會情不自禁的跟身邊的人聊幾句。
不過,接下來的劇情就讓所有人都沒有時間去閑扯了。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回陳留,盡散家財,召募鄉勇。
隨后各路諸侯為匡扶漢室,歃血為盟,公推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共同起兵討伐董卓,眾各數萬,兵力強盛,分散開來,在洛陽附近形成一個半包圍圈……】
終于,本片最精彩的部分上演。
董卓討伐戰是三國時期一場著名的戰爭,拉開了群雄逐鹿、軍閥割據的序幕,表現這場戰役的影視作品有不少。
然而史書中對初平元年(190)到初平三年(192)這段時間的記載非常稀缺,因為這當中活躍的多數人都很快就離開了歷史舞臺,再加上各種為尊者諱等原因,導致這期間的記載時間混亂、因果缺失,看得人云里霧里,許多傳記的時間線完全是錯誤的,包括對諸侯討董事件也很少有人進行全景式展現,《三國志》里是把董卓遷都和董卓撤退長安放在一起寫的,然而兩件事之間差了一年多,連《資治通鑒》都沒搞清很多事的發生時間。
但有呂布在,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他的《三國:逐鹿天下》也是第一個以全景式的呈現方式向觀眾講述這場戰爭從決策出兵、到結束戰爭這一完整過程的電影。
這場戰役主要由三條戰線來展現,一是洛陽東北方向的河內郡(袁紹、王匡);二是洛陽以東的酸棗聯軍;三是洛陽以南的南陽郡(袁術、孫堅)。
為了還原戰場的殘酷場面,拍攝現場血流如河、尸橫遍野,為此花了幾個月時間籌備,設計圖、概念圖加起來多達上千張,8臺攝影機同時工作,大到場景道具,小到人物表情動作,都力求與當年的真實情況一致。
為此,呂布還在開拍前與眾導演、編劇將所有人物的動機和情感進行了梳理,盡力讓每個角色都立體鮮明、感情充沛,在塑造歷史真實人物時,除了還原人物那些人盡皆知的特點,還著重挖掘他們獨特的情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