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有韻味的筆名-《這個青梅竹馬有問題》
第(1/3)頁
許清如其實不是很清楚網絡上的紛紛擾擾,也沒放在心上。
因為江州一中終于正式開學了,這意味著“與世隔絕”的校(監)園(獄)生活從此開始,手機全都上交了。
不過她從“文藝值”收獲的反饋來看,那首《蝸?!窇摵苁軞g迎,激勵了很多聽眾。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在網絡上的熱度,肯定會慢慢降低,畢竟她只是個高中生,又不是那種有團隊包裝的明星。
其實以她現在的熱度,倒是還真有娛樂經紀公司、網紅孵化公司聯系她,各種畫大餅,然而以她的家世,怎么可能同意她去當明星、網紅?
許清如也志不在此,她的終極夢想畢竟是當大藝術家、大文學家,通過系統提升自己的各種技能,最終創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
因此,熱度暫時散去就散去吧,以后總能再聚集,反正只要她分享的作品還在繼續為她汲取文藝值,她就很滿意了。
倒是在純文學界,許清如也有了點名氣。
因為在母親李憶安的幫助下,《飛鳥集》的現代短詩、《海燕》散文詩得以在《海角》純文學雜志上刊載,那篇朱自清的《匆匆》,也不例外。
等到這些現代詩、散文作品積累了多之后,還可以集結出版。
這些純文學作品,都是用“許清如”的本名發表的,她小小年紀,展現出來的文筆與詩才,倒是獲得了很多喜歡這種類型文學作品讀者的認可。
不過有一說一,這種讀者少得可憐,畢竟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
但考慮到像《海角》、《豐收》、《九月》這種純文學雜志在初中、高中、大學的圖書館里每期都有,說不定這會讓“許清如”這個名字在那些愛好純文學的學生群體中出名。
而按道理來說,這些作品在雜志上發表,許清如也是能拿到稿費的,但是它的稿費與商業小說雜志一比,少得可憐。
這年頭搞純文學的,一般都有穩定的本職工作,什么大學教授、工程師、公務員等等。
所以他們也不在意稿費多少,若是自己文章能發表在這樣的純文學雜志上,那還挺有面子。
許清如的稿費,基本上都由她的母親代收了,然后李憶安因為非常滿意她的表現,反手用飛信轉賬了十倍于稿費的零花錢——三千塊。
“媽媽知道你在這個學校學習肯定很辛苦,平時多買點好吃的,食堂里也要點那種營養豐富的菜吃,周末下午放假半天,也可以去學校附近的商場好好地放松一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缺錢就跟我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