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清如對《秒速五厘米》這部作品有什么感受? 就她本人而言,當然是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的,要不然也不會以這部作品為框架,將它魔改之后,給這個平行世界的讀者們看。 它其實也算是一部將“少男心”刻畫得相當有韻味的作品,少有的從男性視角展開,所以它明明是一部比較言情的文藝向作品,反而喜歡它的男生很多。 除了《秒速五厘米》之外,她同樣還喜歡的一部作品,則是巖井俊二導演的《情書》。 這是一部將暗戀描繪到極致的作品,也是相當“治愈”,文藝而純愛,這樣的作品,最適合用來收割文藝值。 不過她也不急著將《情書》寫出來,讀者們短時間內還無法承受又一次沖擊,韭菜總不能剛剛割完了,又馬不停蹄地繼續去割。 “《秒速五厘米》的結局啊……我覺得談不上遺憾,甚至還有點溫柔。”許清如這樣回應徐來。 徐來聽到對方這樣說,不由驚訝道:“你覺得郭賀的那種說法是對的?就是結尾處男主瀟灑轉身,嘴角露出釋然的微笑,暗示他放下了對女主的執著,然后會以更加正能量的態度,去進行新的生活……” 郭賀遭到了嚴重的清算,就一直以這套話術來甩鍋,導致徐來耳邊都生繭了,實際上就他本人而言,他還是不太能接受這個觀點。 許清如卻搖了搖頭:“郭賀的那種說法,就是取材自網絡上的不少分析吧,結尾處男主瀟灑的轉身暗示著他放下了對女主的執著,這么說的前提是男主真的長情地喜歡著女主,可是這一點,至少在我這是不成立的?!? 徐來愈發不解:“可是在我看來,男主就是個非常深情的人吶,他應該是在女主嫁人之后,才徹底斷了自己的念想吧?” 由于他覺得這部秒五的男主,很像他自己,所以他選擇下意識替對方說話,他同樣也自認為是個特別深情的人,永遠都不會改變他的心意。 許清如見到徐來不解,倒也很耐心地闡述她對秒五這部作品的理解—— 她認為,那個經常出現在男主夢里的長裙女孩只是他幻想世界的一部分,精神世界的圖騰。 與對女性的愛戀不同,對幻想世界的依賴是一種更內稟的思維習慣,不存在釋懷、放下。 女主的形象多半今后還會在他腦內時不時出現,只是隨著現實世界經驗的積累或興趣的轉移,出現的場景可能有差異罷了。 當然,沉溺精神世界只是一種習慣,并不意味著理性上會分不清虛幻與現實,這也就是男主最后微笑的意義: 并不表示放下,而是對抱有在現實世界找到幻想世界圖騰的期望的那一瞬間的自己的自嘲,“想什么呢,傻瓜”這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