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東北王親臨-《人在水滸,正在造反》
第(2/3)頁
華夏王朝,梁山軍的王現(xiàn)身表明態(tài)度。
這則消息在有心人的引導之下,根本無法遏制隱瞞。先是另外三面城墻禁軍,護衛(wèi)得知,又驚又懼。接著是城里的百姓雖怕,但卻更好奇而議論。大街小巷,酒樓茶肆,皆是人們在議論華夏王朝等……
皇宮中的宋徽宗自然也知曉了這件事情,既憤怒又害怕。卻真的沒什么辦法,已經(jīng)到了前途陌路之際,朝堂眾文武大臣眼神閃爍,打算投奔新主。
誰都知道宋朝是要覆滅,宋徽宗即將失勢。大家都是有自己的私心,誰愿意陪著一個無用的廢物。
“諸位愛卿,眼下如之奈何?”八帝徽宗當皇帝不行,琴棋書畫方面頗為精通,本身也是個聰明之人。自然看懂這些墻頭草的心思,頹然地問道。目光自然多是看向蔡京,楊戩等親近寵臣。如今這個時候,也只有這些人才跟自己站在一條戰(zhàn)線。
蔡京是個老謀深算的狐貍,還真的被他想到法子:“陛下,老臣以為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棄。常言道,水無常形,剛極必折。梁山賊人要殺我們片甲不留,好大的口氣。我汴梁城百多萬人力吧。青壯數(shù)十萬,稍加鼓動,發(fā)放武器,梁山軍何足道哉?”
楊戩這個頭號大宦官也是建議,還在旁邊補充:“不錯,陛下,蔡翁說的甚是!上陣廝殺或許勉強,可守城卻不難。數(shù)十萬守城,梁山如何攻得下?只要撐過一段時間,各地援兵到,危機蕩然無存。”
“好啊……”宋徽宗眼前大亮,拍掌叫好。
“陛下,不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人挺身而出。
他名叫蔡攸,是蔡京的長子,沒有真正的天賦和實際的學問。然而,他卻因為極擅奉承而成為宋徽宗非常寵愛的大臣,后來當上首相。在蔡攸之前,他的父親蔡京也是宰相。但是,蔡攸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yè)。相反他一直反對父親,多次向皇帝舉報蔡京。這也是父子倆一直不和睦的原因。
蔡攸此刻也不忘拆父親的臺:“太師所言荒謬,若是往常,這點無關痛癢。眼下這個情況危急,豈能妄動刀兵增添不必要的隱患?懇請陛下三思……”
蔡京看著陷入沉思的宋徽宗暗罵晦氣,眼珠的一轉,冷冷看著自己的長子擠兌:“蔡閣士,你有辦法盡管說來,老夫洗耳恭聽,若是妙,絕不多言。”
“對極,蔡愛卿可有妙計?”宋徽宗連連點頭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