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畫面不知怎么又出現在侍衛們腦海,讓他們惶恐起來。 “我不想走!”一名侍衛大叫一聲,跑到呂相國跟前,哭喪著臉道:“相公,卑職想留在此地侍奉太上皇,” 呂相國無奈道:“圣上在此清修,用不上這么多人,你們先回去,等以后輪值再說吧。”來此的侍衛,若長期駐守,必然要有個期限,長則兩三年,短則一年半載便要與另一批輪值,之后能不能再來,誰都說不準。 侍衛單膝跪下,“卑職不想回去,只想留在此處守衛圣上。” 呂相國捋著胡須沉吟片刻,說:“簽已抽,老夫不能徇私,你若真想留下,不妨去外頭找別人換個簽。” 這孩子是京中一宋姓世家的孫子,他祖父是吏部尚書,呂相公是認識的,所以才對他客氣一些。 宋玉見呂相國不肯松口,只得再次找人換簽。 最后他花了十貫錢,才跟一個家境貧寒的侍衛換了黑頭簽。 旁人笑他傻,用十貫錢換個留下來的機會,也不知圖啥。 宋玉也不與他們爭辯,喜滋滋將行李扛回大院。 轉眼又是幾月,東陳村種植的地蛋與紅薯、玉蜀黍都成熟了。 村民們家家都煮上一鍋紅薯與地蛋,人吃不完就給豬吃。 陳招見紅薯烤著吃非常香甜,便請人做了一個烤爐,放在自家酒樓門口,專門烤紅薯出售。 還別說,烤紅薯的生意非常火爆,大多是手頭寬裕的外鄉人購買。 外村的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食物,紛紛過來打聽,還購買一些生紅薯回去,等來年他們也想種一點當主糧。 與此同時,魏湛找來琴川縣與周河縣司農,將一批紅薯地蛋及玉蜀黍交給他們,讓他們給鄉村配送下去,務必讓這些作物在全縣普及。 一晃到了八月十五。 東陳村這邊很是熱鬧,因為從京城過來很多老臣,要求看望太上皇。 他們的車架一來,很快就將川河鎮堵滿,東陳村外頭更是車水馬龍。 東陳村的集市堪比大廟會,所有攤販商家就像在撿錢一般,生意興隆的根本忙不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