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天浩的未卜先知,在董卓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現在,董卓受命接替盧值,負責平定冀州黃巾叛軍主力,卻是久攻不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劉天浩。不僅是因為劉天浩手中同樣掌握一股不弱的人馬,更是因為董卓相信,劉天浩既然能夠在去年就預料到冀州亂局,自然也該會有剿滅冀州黃巾的良策。 董卓卻是高看了劉天浩。 劉天浩比董卓,比這個世上其他人多的優勢,僅僅只是對歷史的認知而以。 黃巾之亂,兩大主要戰場,河北冀州巨鹿廣宗下曲陽,河南穎川南陽,這兩大戰場的黃巾叛軍,歷史上都是被大漢朝最后名將皇甫嵩一手平定的,盧值朱雋只是起的輔助作用。 然而,不知道是劉天浩這只蝴蝶改變了原本的歷史走向,還是什么其他原因,這一世,皇甫嵩居然被漢帝劉宏安排戍守洛陽周邊各處關隘了,奉命討伐穎川南陽一帶黃巾的居然變成了何進朱雋。 朱雋的確有些本事,但是,南線官軍主帥卻是帝戚何進。 只要有何進參與的事情,畢竟都是很難成事的。 討伐黃巾也不例外。從董卓信使口中,劉天浩得知河南的黃巾平叛也不順利,何進不懂兵法,又不聽朱雋的進言,所以,在與穎川南陽一帶的黃巾作戰時,戰果并不理想。 了解了當前大概局勢以后,劉天浩知道,冀州這邊的戰事,短期之內,是指望不上河南的何進朱雋了。 既然如此,劉天浩也不能坐視董卓一個人在廣宗唱獨角戲了。萬一董卓把戲給唱砸了,他劉天浩也絕對討不了好。生擒一個張寶是大功,但是那也得是建立在能夠平定河北河南的黃巾亂軍的基礎上的。 既然要通力合作,掃平廣宗的黃巾軍,劉天浩不得不繼續裝逼下去。 經過和新的大謀士田豐一番商議,劉天浩讓董卓信使快馬回廣宗城外,告訴董卓,讓董卓敗的徹底一點,連敗七日以上,然后,丟盔棄甲撤退向廣宗城西南的曲周縣,到時候,他劉天浩自會帶大軍前往廣宗,擊破廣宗黃巾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