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初只是為了鞏固境界,結果讓張池產生了異變,這種情況骨幽幽也解釋不清楚。 當然,是張池本身就有問題,還是骨幽幽胡亂操作導致張池異變,誰也說不清楚,總之,張池從筑基階段開始,就和別人有些不同了。 比起那些后來才慢慢融入的道韻,張池當然更信任自己一開始就凝練出來的小球,何況這個小球是在踐行他的意志。 在張池的支持下,大道核心很快就被逼迫得離開了丹田,張池以朱雀之火為核心,試圖讓它徹底凝聚,然而,不管張池怎么感悟大道,怎么吸收外界的道韻,這核心始終不成型。 一旦張池收回心神,這一顆核心就會散掉。 也就是說,必須要精氣神和大道相合,才能突破到天境。 張池本來就覺得這個境界有問題,現在更加確信自己的猜測沒錯了。 順著這個思路去梳理,張池也悟了。 天人境界的確有問題,但這個問題,并不是從天境開始的,而是從神通境界就開始了。 神通境界,張池修行的時間不多,他是以劍意強行感悟神通的,而正常人的神通,是用神魂去感悟道法,從中領悟天地之間的神奇力量,一朝悟道,才能成就神通,自此種下神通之花,然后等神通之花繼續凝聚大道之種,就可以合道了。 之前張池也并沒有太去思考,畢竟他看得多,修仙卻是頭一回,總不能根據上輩子看過的的經驗來質疑這個世界的修行體系有問題吧? 何況,那個時候他也不知道修行的盡頭是天人,如今,當他爬到這個高處,才去回首感悟,他才發現這世界的坑,從神通境界就開始埋下了。 若將修行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修持自身,一個是感悟天道,那這個世界的修士,修持自身只走到神魂這一步就結束了。 剩下的,都是感悟天道。 對于自身的修行,修士們或許沒有放棄,但絕對不再重視。 比起感悟天道而言,修持自身的性價比太低了。 從神通境界開始,修士們就可以借用天地之力了,合道境界借用的更多,渡劫期更是風雷火三種大道信手拈來。 如此一步步走錯,到了最后,精氣神和大道徹底融合為一顆核心,獲得了長久的壽命和極高的戰斗力,但到了這一步,修士也再也無法前進了。 修士們成于大道,也毀于大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