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一 入城-《津門詭事錄》
第(3/3)頁
韓大膽兒連忙扯著幾人,飛身從即將合并的門城門中竄入城里。
只見這城門背面門有許多像乳釘一樣的浮雕,兩側(cè)門壁上有幾個巨大凹槽,凹槽中卡著像西藏轉(zhuǎn)經(jīng)筒一樣的豎排輪軸,輪軸上布滿互相咬合的齒牙。
門軸旁邊有兩個矩形深槽,從槽中探出幾個球體,球體樣子有點像那間玉質(zhì)古器鬼工球,只不過要大上很多。球體表面也帶有咬合齒牙,一半露在外面,這些齒牙和門上的豎排輪軸一個個咬合在一起,相互將力量傳導(dǎo)。
門下的軌道凹槽內(nèi),似乎也有石球隨著城門滾動,在又一陣“咕嚕嚕”聲響中,兩扇城門“空”的一聲再次關(guān)閉,門壁上那些球體與齒牙便不再轉(zhuǎn)動。
從城內(nèi)往城頭看去,城樓外雖有梁柱門窗,但從城內(nèi)觀瞧,兩層屋檐的斗拱碩大的城樓,卻并無門窗,只是個空室,室中光線不足,從城下望去,只看見些粗大的梁柱,一根橫梁正中,似乎懸著一口銅鐘,想來必是城中報時的大鐘。
那橫梁歪斜欲倒,銅鐘也向一側(cè)傾斜,關(guān)閉城門時的微微震動,似乎讓銅鐘一顫,橫梁也隨之更為側(cè)傾,估計再有震動,必定橫梁倒塌銅鐘墜落。
韓大膽兒見城門關(guān)閉,城墻甚高那些鐮魘又爬不進來,心下稍安,只是稍感疑惑,適才鐮魘明明可以趁勢撲擊,卻為什么中途停滯,最后轉(zhuǎn)而向范統(tǒng)撲去。
想起尤非和黃袍老祖已經(jīng)當(dāng)先一步竄進城中,立即回身戒備,卻不見二人蹤影。不光這兩人,連動城門先進入的王維漢也不知影蹤。
此時放眼城中,整座古城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只見腳下是方石鋪路,一條街道直通向古城中央。寬闊的街道旁,兩側(cè)全是民居房舍。這些房舍高低錯落,但最高不過兩層,都是青石壘墻,屋脊高。
眼前這條道路筆直通向古城中央,在道路盡頭有一座土石壘砌的高臺,臺上有三間品字形而立的巍峨殿宇。春秋時常以土壘砌高臺,在高臺上搭建殿宇建筑,稱之為臺榭。
這地下雖然無雨,但臺榭殿宇仍以筒瓦和扁瓦鋪頂,兩端檐角高高翹起,顯得莊重威嚴(yán)。遠遠看去,三殿相連,中央屋脊上,你這一個巨大圓形物體。
這時,范統(tǒng)指前面一間房舍道:
“他們在那!”
韓大膽兒順手指看去,卻見王維漢和尤非黃袍老祖,都站在前面一成門邊一座高聳石臺上。三人呆立在原地,癡癡地望著城中景物。
石臺在城門內(nèi)左右各有一座,外形相仿,像是連個了望臺。臺下邊有一掛木梯,直通臺頂。韓大膽兒見三人神情古怪,便和其余幾人蹬塌木梯,也都來到石臺上。
這石臺少說也有五丈來高,臺頂有一間房屋大小,石臺邊上立著青銅柱連成個四方圍欄,石臺四角各蹲坐一個石獸,將銅柱串聯(lián),石獸身上嵌了不少青銅紋飾,造型和一路走來所見的石獸相似,只是小了許多。
韓大膽兒置身石臺,隨著尤非幾人眼光看去,見城中房屋鱗次櫛比,千門萬戶,實可容納千人共居。這古城墻和外城一樣都是矩形布置,每面城墻中央,都有城樓城門,只是城門也和外城一樣均被巨石封堵。想來這三道城門原本和外城城門相同,城中居民可以隨意出入。
城中自四個城門開始,有四條街道直通古城中心的殿宇臺榭,形成交叉的十字街道。十字街道把整個古城劃成四個城區(qū),整個古城布局,簡直和古時候的天津老城一模一樣,只是面積大了不止一倍,而且十字街道的中央,不是鼓樓三間殿宇臺榭。
殿宇中央屋脊上的圓形,遠遠看去像是一個球,這時細看才發(fā)覺,那是一面巨大的古鏡,鏡身厚重,被兩個不知名的異獸銅像馱負,顯得十分古樸,不過鏡面暗淡死灰,布滿銹蝕,全無光亮。
王維漢不禁失聲道:
“員嶠仙鏡,那一定是員嶠仙鏡!”
黃袍老祖眼神一變,他手中霰彈槍并未裝填丹藥,所以抽出腰間的袖珍手槍,那是王維漢贈給韓大膽兒的袖珍手槍勃朗寧m1906,適才一直是王維漢帶著,后來被黝黑男人繳下,適才黝黑男人身死,這才被黃袍老祖別在腰間。
尤非早料到,一找到員嶠仙鏡,黃袍老祖就會圖窮匕見,卻想不到他會在這時出手,尤非和黃袍老祖中間還隔著韓大膽兒和王維漢幾人,此時再奪槍卻哪里來得及。眾人反應(yīng)過來,有的想奪槍,有的卻想飛身躲避,但又恐會跌落石臺,五六丈高落下,當(dāng)即就會摔個骨斷筋折。
這時只聽“砰”的一聲槍響,黃袍老祖已然扣動了扳機……
第(3/3)頁